第148章(第2/3頁)

“你那有什麽防作弊的手段?說來聽聽。”

胤祚一心二用,一邊敲章一邊說:“科舉最擔心的是泄題和夾帶,擔心泄題的話,其實可以多出幾份卷子,等到開考前再說要哪一份,題目可以讓考生自己抄寫。擔心夾帶的話……可以讓他們什麽都不帶,只要進去一個人,筆墨紙硯和吃食全部由考場提供。”

康熙:“那如果所有的卷子都泄題了呢?”

胤祚停下敲章的動作,面無表情地鼓掌贊嘆:“那朝廷好棒棒哦,能夠泄這麽多題。”

被嘲諷一臉的康熙:“……”

太子認真地尋找此項防作弊措施中的漏洞,“有些人會在頭發衣服或者身體上夾帶。”

胤祚:“考生可以進入考場之後,先統一過去洗浴,大家都在一塊,有誰洗澡不洗頭,或者在身上用了遇水才會顯現的墨水之類,會非常明顯,之後再換上考場準備的衣服。”

“作弊這種事層出不窮,杜絕不完的,非要說,還得擔心有人買通考官偷換卷子,或者買通考場內的工作人員呢?只能說盡力防作弊,不要出太多死板的題,靈活一點,等那些人走上官場,發覺能力不行立即擼下去。”

康熙深吸一口氣,憑什麽他杠一下就被臭小子懟,太子杠一下就拿出這麽多解決措施?

果然在這小子心目中,太子排在他前面,可惡!

“說得簡單,都已經任命好了官職,怎麽能隨便擼掉?”

“為什麽不行?”胤祚很驚訝,“索額圖不就是這麽擼下去的嗎?”

言下之意:那麽大的官都說擼就擼了,幾個小官還不能擼?

太子:“不是你想的這樣,如果頻繁更換官員,一個是交接上的問題,另一個也是會讓人覺得汗阿瑪喜怒無常。”

胤祚一向專注研究,很少管任命和上位者的心態,他的思想和做事上都有一種理想主義的風格。

簡而言之就是:想法很美好,現實做不到。

他其實已經在張廷玉的引導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可他堅持走研究員的路線,認為天塌下來還有康熙和太子頂著,自己並不需要去那個位置,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別人去傷腦筋。

所以,他毫無心理壓力地說:“‘能幹就幹,不幹就走’的道理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通用的,沒道理朝廷不行。要是真的不行,那也是你們倆不行。”

康熙和太子都噎住了。

想反駁吧?這該死的就是個事實。

不反駁吧?是男人,都不能承認不行。

他們倆想說,就算撤掉能力不行的官員,換上來的那個也不一定會比這個更好。

以及……朝廷中確實有很多能力不行又不能撤職的官員。

康熙揉著眉心,再一次察覺為胤祚說明朝政現狀的迫切性,這小子不僅不知道科舉是怎麽辦的,還不知道朝廷的許多制度。

“你是不是不知道朝廷可以捐官?”

胤祚先是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這個東西好像歷朝歷代都有,國庫沒錢的時候就會大量捐官,但這玩意兒不是弊端很大嗎?”

捐官,其實就是花錢買一個職位。

清朝官員的俸祿不算多,所以人家花了幾十倍的錢當了官,自然得想辦法把本金賺回來,賺回來以後還想著再賺利潤。

錢從哪裏來?

自然是從廣大百姓身上剝削來的。

一聽他還是知道的,沒有真的一頭埋入研究,旁的半點不管,康熙臉色稍緩,暗自歸功於張廷玉。

“你要知道,並不是所有有才能的人都善於寫八股文,捐官是讓那些人有一個可以正當入朝的途徑。”

這麽說,捐官制度並不完全是為了充盈國庫。

胤祚本來還想說他的那些生意足夠賺錢,國庫不會缺錢,可以把這制度廢除掉,可是有收集人才這方面的考慮,那就不好了。

那些年的清朝穿越劇總說某某地區捐官制度明碼標價,剝削嚴重,貪官汙吏成群什麽的,讓他下意識以為捐官只是斂財的一種手段,沒有好處。

“能去皇莊面試的都是有手藝的人,但很多讀書人覺得這些就是奇巧淫技,更希望通過科舉入仕,這樣的話,讓他們走我這條路似乎有點困難……”

小家夥苦惱極了,忘記自己手上還拿著個印章,一不注意就把“已閱”兩字按到了臉上。

康熙:“噗。”

太子:“噗。”

胤祚:???

“怎麽了?”

等他發現梁九功也在忍笑,直覺告訴他哪裏不對,又找不出來,心中焦急。

“沒事。”太子用帕子沾了點茶水,在胤祚的臉上擦拭幾次,濕了的帕子上沾染許多紅色。

反應過來的胤祚:“……”

哪能只有自己被看笑話呢?

小家夥大眼睛一轉,趁著太子正在認真地幫他擦臉,小手抓著印章靈活地在太子臉上一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