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3頁)

胤祚:“開始吧。”

收割小麥對於農家出身的人來說,還是挺熟悉的,但是對於世家出身尤其是皇家年幼子弟,那就抓瞎了。

為了表示對農業的重視,康熙會在春天帶頭種地,皇子阿哥和大臣們都會跟著一起,但這不包括收獲。

那兩個從其他學堂挑出來的孩童,正是五六歲的年紀,哪見過這種陣仗?茫然不知所措。

兩個朝臣從牛車上挑來鋒利的鐮刀,下地收割去了。

小丫、小花、胤禛、胤祐這邊就有趣了。

他們四個沒有急著下去收割,而是先聚在一起商討對策。

胤禛:“我們都不是經常幹農活的人,年紀又小,力氣不夠,要想在半個時辰內收割完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另辟蹊徑,合作吧!”

胤祐:“六哥說能夠利用可以利用的,這已經是提示了,也就是說我們見到的這一切都能夠用,包括牛車上的這頭牛。”

小花:“我爹娘都是用鐮刀收割麥子的,以前我覺得很快,但前些日子見到墨家和公輸家的人在做一種機器,聽說是為了收割麥子和稻子,從這裏回皇莊,再把機器搬來,是不是有些來不及?”

小丫把那兩個還呆在原地的孩童拉了過來,“合作當然是人越多越好,這兩個傻乎乎的,怎麽也算個勞動力,就一起吧?”

一群孩子聚在一塊嘀嘀咕咕,從牛車上翻出麻繩,丈量著麻繩的程度,把麥子捆在一起,綁在牛車上。

在此期間,兩個學堂的孩童把牛車上的所有工具丟下去,等繩子綁好了,小丫架著牛車往相反的方向走,利用牛來拔麥子。

最終收割麥子的結果還沒出來,康熙就明白胤祚的意思了,屈起食指敲敲胤祚的腦門。

“你是想告訴朕,被關在學堂日日知乎者也的孩子被教傻了,只有在你的皇莊經歷過物理化學熏陶的孩子才更靈活聰明是吧?”

而那兩個經常去皇莊的朝臣,不是不知道墨家和公輸家制作出了更方便的機器,只是快速衡量來回路上所需的時間之後,選擇了更便捷的手段。

這就是大人,在衡量利弊得失後,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一項。

“我可沒這麽說。”胤祚不認,“我只是想證明,經過我和科學的教導與熏陶,他們更懂得利用工具,知道怎麽用更少的力氣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然,高效工作帶來的好處就是:剩余的時間就可以開開心心地鹹魚啦!

康熙太明白這小子的真實目的了,忍不住吐槽:“偷懶還說得那麽好聽。”

胤祚不服:“偷懶怎麽了?正是為了更高效地工作,人才會發明各種各樣的工具,你在奏折上批‘知道了’三個字不也是……”

康熙:盯——

出於強大的求生欲,胤祚把到了嘴邊的“偷懶嗎?”三個字吞了回去,迅速道:“其實我還有一個能夠更高效地批奏折的辦法!”

康熙冷眼看著他,一個字都不說,就想知道這小子一個人能夠自說自話到什麽時候。

不料,胤祚徹底把“只要我不覺得狗腿,沒人可以罵我狗腿!”的想法寫在臉上。

“汗阿瑪你可以把‘知道了’三個字刻在章上,看完就敲一下,可省力了。還可以把看完的奏折全部攤開放著,看完了就開始啪啪啪敲章,超快的!”

康熙:“……”

太子:“……”

“如果你嫌這個不夠有範兒,會被人罵偷懶,可以把‘知道了’三個字變成‘閱’一個字,怎麽樣?夠高效吧?”胤祚給自己豎著大拇指,瘋狂點贊,我可真是太機智了!

康熙:“……”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