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3頁)

“朕不生氣。”康熙示意他們起來,一手抱著胤祚,一手牽著太子,父子三人去往實驗室,“走,帶汗阿瑪和你的太子哥哥一起去看看最近又搗鼓了些什麽。”

康熙哪裏是真生氣了?

他這是在幫胤祚收攏幾個大臣的心呢。

太子看出來了,索額圖和納蘭明珠也看出來了,否則這兩個老奸巨猾的不會輕易幫人說話,也就對官場毫無感覺的胤祚不知情。

也是他的這份“無知”與“單純”,令幾個原本只是順勢而為的大臣,心中微微一動。

皇上還處於春秋鼎盛的年紀,站隊越早,蹦噠得越歡,死得越快,還不如跟著六阿哥做個純臣,不管上面誰當皇帝,只全心全意建設大清。

或許沒有從龍之功那樣的天大功勞,但是一步步走來很穩定,很安全,更重要的是:可以施展年輕時的抱負。

這麽一想,幾個人頓時看張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好家夥,還是你老小子精啊!

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六阿哥身邊當哈哈珠子,又在朝中領了個閑職,來六阿哥身邊幫忙,看似遠離政治中心,其實帶著整個張家成了純臣。

可惡!

早知道他們也把兒子送到六阿哥身邊去了!

等康熙太子胤祚一走,眾人頓時沖張英投去“說好一起戰鬥,老小子你居然偷跑!”的鄙視眼神。

張英:???

他還一頭霧水呢,就見張廷玉走了過來,“爹,你怎麽和皇上太子一起過來了?”

“路上偶遇。”張英實話實說,跟著問,“你怎麽沒勸著六阿哥一點?”

張廷玉望天:“我那不也想知道嗎?”

張英:“……”

怪不了兒子,他其實也想知道。

哪怕他不精通治理河道、興修水利的工程,也知道這會兒的堤壩是怎麽建的,用木頭和石頭,造房子造墻壁似的一點點壘上去,每每都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耗費了能治好也就算了,麻煩的是堤壩年年建,年年毀,每年都得問國庫要錢。

這能怪戶部吝嗇嗎?戶部自己也沒有余糧啊。

倘若六阿哥的鋼筋混凝土堤壩真的如他所說,能夠一建管個幾十年,哪怕這兩年國庫撥出來的錢多了些,也只困難這兩年,後續幾十年都能安安穩穩。

更重要的是,六阿哥明言他會貼錢建堤壩。

戶部大臣們向六阿哥學化肥知識,盯著紡織機、飛梭,估摸著今年國庫稅收能收上來不少。

這種情況下戶部應該不會太為難,萬一戶部犟著不給錢,這位一氣之下自己貼錢搞,有那麽多生意在背後支撐,怕是還真的能被他搞成。

想到這兒,張英就再站不住了,趕緊去找李光地,也沒放過鋼筋水泥的提供者索額圖、納蘭明珠。

這幾人剛剛在康熙面前表態,不站隊也得盡力相助,自然得幫年幼天真想法不夠完善的六阿哥,將那些過於理想化,難以實施的地方一點一點補充圓滿起來。

在他們幾個忙著開會的時候,康熙和太子在胤祚的房間裏到處尋摸。

四所的實驗室主要是木頭,真要進去了,裏面也全都是木頭和工具。

皇莊的實驗室主要是玻璃器皿和化學溶劑,一個不好就有危險,平日裏那地方只有胤祚、魏珠、張廷玉進去,打掃收拾也由他們來做,不假他人之手。

胤祚不敢把康熙和太子帶進去,推開實驗室的門,讓他們看兩眼,看到一堆奇形怪狀的玻璃瓶、玻璃管子,就把人帶回了房間。

康熙其實還挺好奇的,“那些玻璃管子裏面五顏六色的,屋子裏還有奇奇怪怪的味道,都是些什麽東西?”

胤祚:“都是一些化學溶劑,提取杜仲膠的溶劑就是在這裏完成的。”

太子還看到角落好大幾個玻璃罐、陶罐,“玻璃罐裏盛放著透明的液體,那是什麽?”

胤祚:“是特意提取的酒精,醫用酒精用來消毒殺菌,工業酒精用來清洗和制作溶劑。”

康熙:“……”

太子:“……”

有些字分開來就認識,合在一起就聽不懂了。

胤祚解釋道:“我們不是有吃飯前先洗手的規矩嗎?其實看似幹幹凈凈的手,上面有不少細菌,並不是清水能夠洗得掉的,酒精可以殺掉大部分的細菌。醫用酒精能擦擦手什麽的,工業酒精濃度高,就是實驗室裏用一用,都不能喝!”

細菌……又是康熙和太子覺得陌生的字眼。

大概能夠理解是怎麽回事,但不明白細菌和酒精殺菌的原理。

一句兩句說不清楚,胤祚找了個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生銹的農具、刀具如果紮進人體身上,就容易感染破傷風,嚴重起來容易死亡,這就是細菌造成的。”

康熙和太子似懂非懂,決定回去就讓人調查一下是不是真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