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3頁)

真要是蘇茉兒所說的那樣,點心明明已經送去了永和宮,就不會再送來乾清宮,更不會送得這麽晚。

怕是胤祚哭著從乾清宮離開的消息傳到了慈寧宮,瑪嬤是給小家夥打抱不平來了。

瑪嬤真能護著胤祚,臭小子日後在後宮生存也能多幾分保障,康熙只有高興的份,就是……

明白真相是怎麽回事,康熙頭疼得要命。

臭小子不是心裏沒有他,也不是生氣才故意不給他布丁,只是本來做得少,又出了意外,一環疊一環才發生的巧合。

胤祚還小,很多事無法理解,德妃怕是根本沒告訴他瑪嬤和蘇茉兒之間的感情,他哪裏會提前準備蘇茉兒的份?

等到看見瑪嬤寧願自己不吃也要留給蘇茉兒,這才知道自己沒做對,想著亡羊補牢。

然後……被他打了。

蘇茉兒是康熙的啟蒙老師,如果他知道自己的那份布丁是給了蘇茉兒,絕對不會打胤祚。

那小子的嘴,有時候叭叭叭什麽都能說,頂撞長輩都不怕,有時候又跟個鋸嘴葫蘆似的那麽嚴,什麽都不說。

康熙都不知道該怎麽對這個兒子好。

聰慧是聰慧的,可是這性格實在太難琢磨了!

就是太子也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麽個變故。

可他不明白,既然不是故意不給,為什麽胤祚不說呢?

等蘇茉兒完成名為送點心實則是打探消息的任務回到慈寧宮,太皇太後忙問:“怎麽樣?”

蘇茉兒搖搖頭:“皇上看著有些後悔,太子的眼睛紅紅的,怕是六阿哥真的沒說那份本該給皇上的布丁給了我。”

太皇太後原先還抱著胤祚可能是因為別的事情惹怒康熙的僥幸心理,得知結果也跟著後悔。

“那孩子怎麽就不說呢?”

蘇茉兒已經想了一路,說出自己琢磨許久的猜測:“或許六阿哥是覺得這件事本來就是他沒準備妥當的錯?愛新覺羅家的人不都這樣嗎?”

是了。

太皇太後捏了捏眉心,愛新覺羅家的人一個比一個執拗。

這一點她不是早在胤祚明知道自己完不成六百個大字的任務,還非要賭氣應下的時候知道了嗎?

你要好好說,慢慢說,沒準他還真能告訴你怎麽回事,你要是橫眉豎眼的,那就別想從他嘴裏撬出一個字來!

要是她沒當著胤祚的面把布丁給蘇茉兒,而是等著胤祚離開之後再給,就沒這回事了。

蘇茉兒也是這麽想的:“格格,事情既然因我而起,不如我帶藥去看看六阿哥?”

太皇太後扶額,玄燁那麽大的人了,怎麽還和一個三歲的孩子置氣呢?!

“去吧,也不知道是罵了幾句,還是真的又打屁股了,你旁敲側擊地問問,別問得太直接,免得那孩子面子掛不住,一個人躲起來哭。”

蘇茉兒帶著藥到永和宮的時候,胤祚正撅著屁股一個人躲在屋子裏做香皂,哪有旁人猜測的半分傷心落寞?

可憐的蘭花最終還是沒有逃過小辣手,被胤祚在回來的路上揪走了,還不是一朵兩朵,而是看見就薅,毫不遮掩的程度。

頂多明天,康熙就會知道自己心愛的蘭花被兒子薅禿的慘事。

而外面的人對此一無所知。

德妃更是半點不知情。

因為胤祚早在回來的路上,就已經下令不許去乾清宮的幾人多嘴,回到永和宮後喊了一聲“額娘,我回來了”就一頭鉆進屋子裏。

所以蘇茉兒說是過來看望六阿哥,德妃滿頭霧水,小心翼翼地問:“胤祚怎麽了嗎?”

她其實更想問:胤祚究竟在慈寧宮做了什麽?值得老祖宗一天之內先後兩次派心腹過來送點心和探望。

蘇茉兒:“……”確認了,德妃一無所知。

事實上,要不是太皇太後擔心胤祚沒帶布丁回去,不知道會怎麽跟康熙說,派了個小太監去乾清宮外守著,也不會看到胤祚眼紅紅地被抱出來。

乾清宮的人不會亂嚼舌根,乾清宮之外,也只有太皇太後派去的小太監,只要他們幾個知情的不亂說,確實沒有其他人知道。

但德妃也不知道……那就說明是六阿哥特意瞞著的。

是個很有孝心的小阿哥啊。

蘇茉兒眼裏閃過一絲柔情,既然六阿哥不願讓額娘知道,她也不會多嘴,“娘娘不必擔心,是我和老祖宗第一次看到六阿哥這樣性子活潑的阿哥,心中歡喜,這才過來看看。”

性子活潑……可不是嗎?

德妃的嘴角微抽,宮裏絕對沒有比胤祚更會作妖的阿哥了。

“翠碧,給嬤嬤帶路。”

“嬤嬤請跟我來。”翠碧一路把蘇茉兒帶到側殿,望著側殿緊閉的門窗,在門窗外守著的翠微幾人,微微一怔,“翠微,慈寧宮的蘇嬤嬤來看望六阿哥。”

翠微福了個身,“見過蘇嬤嬤,請蘇嬤嬤稍候,我進去通報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