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第3/3頁)

隔著一個“面”,車祖生能做的,也就是盡可能給他情報。

古籍開荒的最終目的是取走《幹將莫邪》,而要“取走”,就得收集到組成這個神話故事的文字要素,而其中最難收集的,無疑是人物。

《幹將莫邪》全文字數不多,但收集難度不低,尤其是其中的重要角色,個頂個的難纏。當然,如果能順利收集到重要角色,等於一口氣收集了全篇大半的文字。

所謂收集角色,就是要收集組成角色的文字要素。

車祖生拿幹將舉例,朝聞夕死為了收集這個角色,要去翻山越嶺——收集“礦石”;摸索熔煉術——收集幹將的“技能”;探索南山後——尋找關鍵的“松山石”……

幹將是其中筆墨最少的角色,但構成的文字要素依舊很多。

文字要素不等同於文字數量,篇幅少不代表好搞定,比如楚王,想要收集這個角色,其中一個關鍵的文字要素是——□□於民。為了收集這四個字,朝聞夕死的開荒小隊,簡直要踏破楚國山河萬川。

好處是收集文字要素的過程中,也收獲匪淺,不僅有古籍碎片,更有大量的抽象標簽和效果不錯的具象標簽,而這在綠洲,無疑都是豐厚的物資。

原來開荒這麽復雜,秦步月忍不住想到,倘若是開荒那種動輒百萬字的大部頭,豈不是……

還好,能被稱為古籍的,字數都很有限。

尤其是軸心時代的古籍,因為記錄工具普遍是竹簡,所以字數都很少。

不過秦步月覺得,開荒古籍和字數可能沒太大關系,字數多不意味著內容多,就像那位至聖先師的“微言大義”,一句話足夠人們用一生去探索。

聽完了《幹將莫邪》的開荒過程,秦步月沒發現“鐵神”的蹤跡,看車祖生的講述,開荒小隊在探索礦山時也沒有遭遇什麽特別的困難,輕輕松松一筆帶過。

車祖生講到了三王冢。

三王冢是故事的終點,是最後的落幕,但車祖生提起這段的語氣可謂不堪回首:“故事都結束了,楚王也被殺了,誰知這三王冢生了無數怨靈,盤踞著整個墓地,還用人肉煮了一鍋……不叫一鍋,而是一道地下河。”

聽到楚王這句話,秦步月心猛地一提。

無數怨靈的三王冢……

煮沸的人肉湯……

地下河……

村莊!

是少年赤所在的那個小村子。

她所在的另一面是顛倒的!

村子才是三王冢的話,那她身處的三王冢又是哪裏?

倘若她真的丟下了小隊四人,跑去第三墓室,能找到出口嗎?

難怪無一人幸存。

不是大家都背棄了隊友,不是四個人的恃強淩弱,而是……哪怕放她走,也沒有出口。

因為,眼前的三王冢,壓根不是三王冢。

真正的三王冢,是那條被“柔河”環繞的小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