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4頁)

幾個月前,孩子們停歇了沒幾天,又開始日日往山上跑,山下的村民也很快察覺到了這一狀況,他們當時還以為是那位林姑娘又開始教書了。見馬金花的孫子馬瑞也在其中,他們倒是沒有太擔心,只是有好事者去問了馬金花那位林姑娘到底什麽來頭。

也是那個時候,他們才得知,這次給他們教書的並不是那位林姑娘,而是一位老和尚。馬金花是知道老和尚不是人的,也知道老和尚來到村子後,就一直默默守護村子。

在得知老和尚開始教導村中孩子後,馬金花對於這老和尚越發敬重,她也知道村民們的擔心,於是組織了村民上山送上了瓜果蔬菜,一些銅錢充當束脩。

老和尚收了那些果蔬,並沒有要銅錢,還笑呵呵的和村民們談了幾句。

村民們最初看見小溪邊不僅有孩子,還有一群神情聰慧乖巧的野物的時候,嚇了一跳,隱約意識到這些小動物崽子並不普通。

不過大概是老和尚太過慈眉善目,說話也頗有得道高僧的味道,又有村裏公認的神婆馬金花暗示這老和尚是隱居的高人,村民們很快就從驚嚇變作了敬重。

傳說故事裏,不是經常有那山野高人在山中講道,山中野物聽完頓悟,拜別而去的情節嗎?已經意識到老和尚是得道高僧的村民自動把這個情節套在了這件事上。加上又有馬金花作保。所以他們就放下心來。

往後這些日子,小孩子們日日上山,每日都能高高興興、幹幹凈凈的回來,受的傷還沒有他們平日在

野地玩耍的多。他們擔心的,山間野物傷害孩子的事完全沒有發生過。

事實上,自從那位林姑娘出現後,村民們就明顯感覺到這片山林對他們更友善了,前不久村裏一個樵夫砍柴摔進了地洞裏,腳崴了爬不上來,竟是一只大狐狸出現,跳下來把他馱了上來。還一路馱到村道上,遇到了其他村人後,狐狸才把樵夫放下來,跑回了山林裏。

樵夫遇到村裏人後,把這事一說,有孩子聽到了,當即叫道,這一定是胡大哥哥。村裏人不認識什麽胡大、胡小的,只是隱約意識到,吃人的妖怪是可怕的,但或許,他們所在的這片山頭的妖怪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壞。

眾人思索片刻,覺得這一定是高人教化的緣故。

“都說讀書好,果然讀書好啊。我家那小子上了幾個月的學,回來倒是懂事的很多,說起話來頭頭是道的。”

“可不是,之前我還想著,讀書有什麽用,我們莊稼人不都是大字不識的?但最近這些日子我是發現了,這讀書和不讀書就是不一樣!”

“別的不說,我家娃早上出去,下午回來,我也輕省了不少,再也不用擔心他玩野了,或者亂跑沒看住出什麽事了。”

說到這,其余受益的大人們連連點頭,表示他們也是這麽想的。田間地頭多的是危險的地方,活了這麽大,誰沒聽說過幾個,某某村子小孩被狼叼走了,某某村子小孩去河裏玩水被水淹死了,或者某某孩子跑進山裏玩就再也沒出來了?

他們都是莊稼人,忙起來的時候一家子大人都要累得腳打後腦勺,哪有空時刻盯著孩子,哪怕對著孩子耳提面命不準去危險的地方玩,但是那麽大點的孩子哪懂他們的苦心呢?

總不能把孩子一直關在家裏吧?先不說關不關的住,這麽大的孩子正是喜歡玩鬧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出去玩,他被關在家裏像是囚犯一樣,家裏大人也不忍心啊。

索性那些孩子上山在那位大師身邊學習後,孩子們的安全反而多了一份保障。倒是讓他們安心了不少。

而在這些人聊天之際,深山的小道上,幾道人影正在慢慢往上山走。

之前林吹夢躲懶的時候,走幾步路都嫌累,但現在忙忙碌碌這麽久,忽然閑下來,她發現和白雲州就這麽漫步在林間,也別有一番風味。

白雲州和林吹夢十指相扣,只覺得照在身上的秋日陽光暖融融的,林中帶著草木氣息的微風讓人微醺,連聽習慣的蟲鳴鳥叫似乎都變得格外悅耳起來。只除了……

白雲州面無表情的扭頭,看著身後跟著的‘四大金剛’。

“你們還要跟到什麽時候?”

打擾有情人單獨相處,是會被驢踢的知不知道?!

淩雲厚著臉皮道。

“哎呀,我們也不想啊,但我們這不是沒地方可去嘛。好歹咱們也是朋友,你就暫時收留一下無家可歸的我們唄!”

‘無家可歸’的忘憂仙子等人跟著點點頭。

白雲州繼續面無表情道:“天庭和蓬萊仙島,那一處地方不必這小山頭好?”

雖然他和喜歡和吹夢在牛頭山的日子,但是客官的說,牛頭山肯定是比不上蓬萊仙島,更比不上天庭的,所以這些人是圖什麽?圖牛頭山長得很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