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一】

嫁娶不須啼

懷愫

裴三夫人話改的太急, 差點兒咬了舌頭。

她掩口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自己替自己打圓場:“許夫人為人, 我已知曉, 許公子的學問人品,也聽六郎說了許多。”

得先表明自家絕不是臨時起意, 將庶女隨意配人。

“珠兒的親事遲遲未定, 是因家中有孝的緣故。她自幼就與姐妹們一處讀書, 琴棋書畫, 廚事女工,不說多麽精通, 也都是件件拿得出手的。”

意思是珠兒的教養方面,裴家絕沒偷懶。該教都教了,該會的,裴珠也都會, 不僅會還都很不錯。

“女兒家到了年紀, 自有許多來求的,只是我看來看去,要論心誠不欺,還是許家第一。”

這句是分辨她答應的這麽快, 並非因為女兒無人求娶, 反而求者甚多,她是以誠心選的親家。

免得男方見求的這麽容易,就看輕了珠兒。

裴珠雖久未出門交際,但她十一二歲時就已生得相貌不俗。

到了年紀自有人往裴三夫人面前遞話頭, 但大多是大家族的庶子。嫡母想著要為庶子娶親, 女家的家族不能太低, 就只有大族庶女可選。

能求到裴家三房門上來,那這庶子就是有些出息的,這才得求娶個美貌的庶出女兒,打一棒子,給個甜棗兒。

這等嫡母拿捏庶子的手段,裴三夫人眼睛一撣就明白了。

裴三夫人很可以點頭,大族出身,雖是庶出,但有出息,這門親瞧著便不差了。

可庶子媳婦實在難當,再加上那許多的妯娌,珠兒這性子進了門豈不吃虧?

等到裴觀高升,送上門的帖子就更多了。

二十出頭便入了翰林院的鳳毛麟角,雖只是從四品的翰林侍讀,但京城眾人皆知景元帝有多瞧不上裴如棠,竟還能將裴如棠孫子升入翰林院,足見其才幹。

這會兒上門求親的人家不僅門第更高了,連原來的庶子,也換成了嫡子。

裴三夫人看了:“這家子倒是還成,是嫡出但又不是老大。”最小的兒子難免嬌慣些,可這個年紀了連秀才也不是,只是個童生。

“學問上差了些。”只看功名就知,似這樣的家族會說話就先學詩,家裏代代讀書,嫡出的小兒子必是懶學,才會到今天還是童生。

裴三夫人也很可以將裴珠定給這樣的人家,大族,嫡子,說出去多好聽。

可她自己有個十六歲就得了探花的兒子,料來兒子瞧不上這樣的妹夫,裴珠也看不上這樣的丈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瞧來瞧去的,還是許家排在了前頭。

賀媽媽聽了心中點頭,裴三夫人這幾句,真是一句有一句的功夫,就不知道她家夫人聽明白了沒有。

裴三夫人每說上一句,許夫人就點一下頭。

說完這三句,裴三夫人托起茶盞喝了口茶,笑盈盈道:“既要議親,我也不同許夫人說那等虛言了,咱們就按著規矩來。”

這簡直是說在了許夫人心坎上:“好,咱們便按著規矩辦。”

三四句話的功夫,二人已經開始談起結親的事宜。

“我家沒有相熟的官媒,裴夫人可有舉薦的?”

“有,雙喜街的朱娘子,我們六郎的親事就是她辦的,她處處都熟。”

許夫人把人名記下,回頭就讓人叫朱娘子上門看日子,再到裴家來送庚帖,立婚書。

“許夫人若想年節裏給親戚們報喜,那得趕緊去定吉祥齋的喜餅,他家搶手,還有兩個月功夫可就過年了。”

“多謝裴夫人,這金銀器鋪子,我家相熟的是鳳凰樓。”

裴三夫人一聽便點頭,與門戶相當的人家結親就是便宜,互相用的東西都差不多,定些什麽彼此都不會勉強。

“這家公道,工費雖比別家略多些,但樣子新工藝好,珠兒每歲的新釵環,都是這家定的。”

賀媽媽在許夫人身後聽著,心中不住點心,真是天叫兩家當親家,這親事結得多爽快。

阿寶見沒有自己可插嘴的地方,給戥子使了個眼色,戥子便趁添水的功夫出了水閣,繞到閣後去。

果然見竹月等在那裏,她笑著走過去:“許夫人提親了,快去給七姑娘報喜罷,替我也道聲喜!等我們少夫人得閑,定要去恭賀七姑娘。”

竹月大喜,扭頭跑回去報信。

裴珠把臉靠在青緞枕頭上,荼白知她心意:“姑娘也別多想了,也許是……是許家覺得齊大非偶?”

荼白跟著裴珠讀了些書,能知道這個已是不易。

誰知裴珠聽了就搖頭:“齊大非偶?我哪擔得上齊大兩個字。”

說完輕咬下唇,許家大約是不滿意她庶出。

來求親的幾家,雖母親沒告訴她,但阿寶不會瞞她,一家一家細細說給她聽。各家為了什麽來求娶,她心裏明鏡似的。

裴珠在留雲山房小樓上,曾隔著曲橋見過許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