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為誰

嫁娶不須啼

懷愫

裴觀倏地面上通紅, 青天白日被她這麽一碰,張口說話,連聲音都結巴起來:“你……”

這不合禮數。

阿寶看著他臉紅, 兩條胳膊勾在他脖子上, 笑嘻嘻歪著腦袋,伸手摸摸裴觀的耳朵。

眼裏滿是笑意, 說的卻是正事兒:“我問過燕草了, 她不想回去, 只要知道父母安好, 她就滿足了。”

雖是說正事,可這麽摟抱著, 聲音不由自主便帶些憨甜,人也更往裴觀身上靠去。

裴觀面上紅暈未消,整個人僵直著不敢動彈,他清清喉嚨:“倒是個明白事理的女子, 既不願意回去, 就在你跟前好好當差。”

她帶來的丫頭們,都由著她來管,他絕不會伸手。

“那個蕭思卿不會常來與你走動罷?”

“不會,他若是來, 我讓松煙給你報信就是。”免得麻煩。

蕭思卿這人, 裴觀是記得的,他天資極高,卻不肯好好攻讀。精力大半都費在玩樂事上,什麽金石篆刻, 調香品茗, 宋點唐香沒有他不知道的。

裴觀與他同在國子監讀書時, 蕭思卿曾極力相邀,請他踏青冶遊。

“咱們包一只船,隨船夫開到江上,去江心聽琵琶如何?”包上十幾個樂伎,再帶一船美酒佳肴,豈不逍遙自在。

捧著酒壇,滿口荒唐言辭。

那時裴觀正在備考,縱不備考,他也不會幹這等事,搖頭拒了:“我有正事要忙。”

國子監每日都要點卯,點足七百日才可升到最高堂聽講學。

“什麽是正事?”蕭思卿哈哈笑出聲來,“似你我這樣的出身,如此刻苦豈非辜負了閻王爺一片美意。”

人投什麽胎,那自然是歸閻王爺管的。

蕭思卿總說他唯一上香要拜的,就是閻羅王,旁的菩薩他不必拜。

裴觀當時便想,這種人不想當官,對百姓倒是件好事。

這麽細想來,上輩子蕭思卿也是突然就改了性情,讀書考舉,為當官奔波。只是那時裴觀自顧不暇,兩人未曾走動。

蕭思卿是新帝登基才下場科舉的,他的仕途,比裴觀要順當得多。

既然坦誠了,阿寶便將她知道的,都告訴裴觀。

說到旁的,裴觀還不驚詫,這人行事就是如此放浪,待說到蕭思卿在外頭置了私宅之時,裴觀蹙起眉頭。

“你說他如此奮進,是不是為了燕草?”阿寶正是這麽想,才會叫來燕草,問她願不願意回去。

蕭思卿在蕭家出生長大,活了二十年,非要到第十九年,才知道蕭家家規如何?

待知道他竟設私宅,棄發妻不顧。

就知此人並未改性情,而是改了方法。

裴觀垂眉,半晌答阿寶所問:“不是。”是為他自己,裴觀想到什麽,伸手摩挲阿寶的背脊。

阿寶輕嘆口氣:“可惜,不能向她父母報平安。”從此骨肉不能團圓,阿寶想到,便為燕草心酸。

裴觀笑了:“她父母只怕也……不願意她回去。”

阿寶原靠在他懷中,聞言仰起臉來,滿是不解。

裴觀見她滿眼天真,撫她眉心:“你還是,不知道的好。”

阿寶看他又一臉,她年小不懂事,最好不必知道的神色,眼睛一轉起了捉弄他的壞心思。

她倏地湊近,親了親裴觀的下巴。

戥子正邁上台階要進屋,就見姑爺從屋裏大步邁出來,差點就與她撞個正著。

戥子趕緊閃到一邊去。

平日裏姑爺規矩大得很,行不疾步,語不高聲,就連吃飯都沒嚼東西的東西。

怎麽著急忙慌出來?家裏又出大事了?

等她伸頭往內室一瞧,就見阿寶半跪坐著,歪在羅漢榻上笑個不住。

戥子又瞧一眼姑爺大步遠去的背影,方才那一瞥,好像他的臉是紅的,脖子根也是紅的,一直紅到耳垂。

阿寶笑夠了,隔窗看見戥子在屋外:“站著幹什麽?進來呀。”

“還說呢,才剛差點就撞上。”戥子手裏捧了拿了兩件披帛,一件雪青色一裹圓,一件雲錦累珠披肩。

山中不比城內,夜間還得穿件厚羅衣才能擋得住寒意。

“該帶的都差不多了,還有什麽要拿的?米呀面的,廚房會清點了先送過去,還要跟個灶上娘子去……”

戥子一件件細說,說完就見阿寶壓根沒有仔細聽,她坐在床上,翹著嘴角笑個不住。

心裏暗道:一個呆一個傻,兩個確實是一雙。

阿寶好容易收起笑意,想起了正事兒:“對了,你去一趟珠兒屋裏,告訴她,母親允她去別院住幾日,散散心。”

戥子放下東西去了內院,荼白見著她就拉住她:“少爺少夫人什麽時候去山間別院?我們姑娘想給少夫人畫把小扇,想在去之前送給少夫人。”

戥子樂了:“那就把畫具顏料都帶上罷,少夫人求了太太,太太說讓七姑娘也一並跟去別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