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耐

嫁娶不須啼

懷愫

“你是說蕭家找你來了?”

可燕草改了名字, 又改了年紀。

縱是太平世道,人海茫茫也難尋覓,何況是戰亂時節。

燕草本該被賣到北邊去的, 若不是打仗道路不通, 根本不會被轉手賣到京城來。

阿寶見燕草不過兩日就滿面病容,長眉微蹙, 伸指點了點榻邊的繡墩:“你先坐下來, 坐下慢慢說。”

燕草行了半禮, 這才坐下。

她輕輕搖頭道:“我猜, 蕭……蕭家人還不知道我在京城。”

蕭家送來的大耐糕其實是個拍馬屁的糕點,大耐取的是“大耐官職”的典故, 是贊為官者人品高潔,政務通達。

蕭家送這點心來,又有明誇又有暗贊,是祝裴觀仕途高升之意。

這點心杭城的點心店鋪隨處可買, 多是些紅的綠的粉蒸糕點, 取個大耐的名頭罷了。

只蕭府的做法與別處都不同,得將李子去皮,挖空了用甘草片和鹽白梅煮開,再將松仁、核桃、瓜仁、石蜜拌的餡填進去蒸熟。

雖還叫糕, 但別家只用糯米粉, 蕭家的不用一點粉,用大柰子,討個吉祥好彩頭。

光看這點心,燕草便猜測裴姑爺雖在丁憂, 但在朝中能使上勁兒, 蕭家只怕是想走一走裴家的路子。

“既不知道你在這兒, 你更不用擔憂了。”阿寶還是那句話,“你就挺頭挺胸,該如何便如何。”

阿寶出嫁之前,燕草已經向她坦誠過往,剖白心跡,她的心裏早不想著那位蕭公子了。

燕草微低下頭去:“我心裏記掛爹娘。”

離得遠時,她只想兩處安好,活著就是了。如今知道蕭家進京,怎會不想打聽打聽爹娘的消息,知道他們好不好。

她這麽說,阿寶十分體諒。

換作是她,要是與阿爹相隔千裏不知死活,那她不論如何也得給阿爹去信報平安!

“我知道不該再有此請,可我更不敢自作主張。”

燕草手上是有錢的,她在裴府又有身份,是阿寶的陪嫁大丫頭,托裴府下人家在丁打聽兩句外間的事,並不很困難。

“我不想報平安,只要知道他們都還好就行。”

送信給家人就是節外生枝,他……他不記得她是最好,若還記得她,恐又生波瀾。

只要知道她的家人安安穩穩的活著,就心滿意足。

阿寶想都未想,一口答應:“好,咱們找人替你打聽。”

她又看向燕草,心知她為何幾日不出門:“再過幾日,我們就搬到國子監山腳下的小院子去了,這幾日你先去松風院養養病罷。”

燕草差點落下淚來,她成日憂思,每每聽得留雲山房來客,就怕是他來了。

姓許的公子都能來山房作客,那蕭……蕭家公子也能來山房作客,夜間驚夢,更是夢見她一轉身,就見到那個人。

就在一城之中,繞腸百回,她也死咬牙關,絕不能復見。

阿寶隔著九曲橋望向書房,皺著臉發愁,要怎麽跟裴觀說這事?每央他什麽,他都索要一件針線。

別的也就罷了,針線這東西,十天半個月都做不好。

阿寶暗自猜測,裴六郎是不是就因她針線做得慢,才故意問她討要荷包扇套的,這樣一來,她一年也央不他幾件事。

她正皺眉,燕草順著阿寶的目光望向書房,知道姑娘是要替她向姑爺張口。

立時站起來:“姑娘!此事……此事萬不能托給姑爺。”她知道姑爺待姑娘千般好,可這些事,再是千般萬般的好,也絕不能說。

阿寶微怔,她心中,親人是排第一位的。

是以燕草想知道父母平安與否,阿寶想都不想,立刻答允。

但她既成婚,裴六郎也是她最親的人了,他們白日相對,深夜相擁。這些事在阿寶心裏並不用瞞他。

裴六郎若與俗人一樣,那也不會為寧小姐安墳落葬。他不會因為燕草,就覺得她名節有虧。

燕草垂淚搖頭,正所謂疏不間親,她肚裏百句話,卻不知如何說。

燕草全是為阿寶打算,阿寶看燕草垂淚,以為是她不欲人知:“好,你既不願意,那我回娘家的時候托給阿兄。”

燕草這才松口氣,滿心感激沖阿寶又行個全禮,這才回屋收拾衣裳挪到院子裏去。

端陽節,出嫁女歸寧,裴三夫人給阿寶預備了一車的禮。

“這許多啊?”

除了五黃,還有各色粽子點心綾羅。

裴三夫人笑道:“府中能回娘家的媳婦就你一個,縱多備上些,那也是應當的。”別家姻親節禮,早早已經開船送出去了。

今歲裴家還收到了外甥外甥女的禮。

“往年那邊可沒送東西來。”姑爺一旦續了弦,那也就不是姑爺了。今年得著老太爺的恩惠,這才又走起禮來。

裴大老爺知道之後,當著裴觀的面稱贊阿寶:“六郎的媳婦是個明大義的。”如此家族才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