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女兒

嫁娶不須啼

懷愫

“她身邊真有裴家的人跟著?”

寶華郡主正坐在妝鏡前, 丫鬟在替她通頭發,聽見來人稟報,她猛地扭身, 丫鬟趕緊松手, 梳篦落在軟毯上。

沒扯到郡主的頭發,丫鬟松了口氣, 蹲身去撿梳子。

來人回報道:“是裴家六郎身邊的書僮。”

“兩人還……還相會了。”

寶華怔怔坐著, 她原本是派人打聽那個馬伕女的行蹤的, 沒想到會打聽出這個來。裴六郎的書僮跟著, 他是不是很喜歡她?

她初見裴觀,是在瓊林宴。

那時的陛下還極寵愛她, 宮妃娘娘們也都好玩樂,聽說新科探花生得如松如柏,都想瞧瞧究竟生得是何模樣。

差個姓何的太監去瞧,太監回來報說“好一位白石郎”。

寶華可不信:“定是胡說, 讀書作文章的, 個個都是夫子學究樣兒,探花就個個都好看了?”

不過是矮子裏頭拔高子罷了,略是個平頭整臉的,就敢說不負探花之名。

又不是沒有過長胡子的老頭當探花!

那時的寵妃楊娘娘剛生下皇子, 籠著輕紗坐在上首, 風光無限。

她笑道:“也是,太監宮人說的怎麽能作準兒,不如寶華去瞧瞧,看看是不是好一個白石郎。”

寶華翹著下巴:“那成, 那我就去瞧一眼, 替娘娘探探花, 看看是不是積石如玉,列松如翠。”

太監也跟著湊趣兒,一躬身:“要是老奴說得不準,聽憑郡主娘娘發落我。”

一殿的妃子宮婢們都在笑,寶華領命去“探花”,隔得遠遠瞧了一眼,一眼便讓她雙腳生根,立在柱後,動彈不得。

等她回到楊娘娘殿中,不等她回稟,那些宮妃們看著她俱都笑起來。

楊娘娘打趣她:“得啦,咱們也不必問,看她這小臉,真是好一個白石郎。”

第二回 見是裴家辦喪。

探花郎披麻穿孝,接待上門來吊喪的賓客。

那時裴家聲勢還盛,雖死的是個無官無職,不曾出仕的裴三爺,可上門吊孝的卻多是達官貴人。

裴家老太爺稱病不出,全由裴觀迎客送客。

寶華死活要跟著她哥哥去,她兄長本都不想去:“都不是個官身,父親怎還要我親自上門?也太給裴家長臉了。”

不是給裴家長臉,是給裴如棠和裴觀面子,當時又豈能想到現在。

寶華還是要跟,纏著哥哥不放。

“你瘋啦?你這身份怎麽能去,這種熱鬧你也想看?”

寶華到底是跟去了,她並沒有進裴家的大門,只瞧見外面處處貼白掛幡,她哥哥進去片刻,很快就由裴觀親自送出來。

寶華坐在車上,見了裴觀第二面。

初見他時一身紅衣,春風得意,此時一身素服,清眸倦眼,反比紅衣要更襯他。

行宮的太監送來炙鹿肉,寶華一口未動,連晚膳也不用。

丫鬟嚇住了,郡主發脾氣要麽打人,要麽摔東西,這麽不吃不喝不言不語,呆坐著可從來沒有過。

急急去稟報榮慶公主,榮慶公主聽說女兒不吃東西,先將下人盤問一回,待知道她又差人去問林家女的消息,氣得胸膛起伏。

趕到寶華房中:“那人我發落了,往後你身邊再有一個敢由著你的性子胡來,全都發落出去。”

寶華還只坐著不動,低聲問:“母親,他是真的喜歡她麽?”

榮慶公主本來等著女兒頂撞她,敢頂一句,就真把她送到老夫人身邊,好好吃上三個月的齋。

沒想到女兒會這麽問她。

下人們退出屋子,榮慶公主坐到床沿,拉過女兒的手握住:“裴家與林家結親,自然是為了好處。”

若是半年前,那確是如此。現下情勢又不同了,只是這些,寶華不會明白。

“母親是說,他想娶她,只是因為林家得聖眷?”

“那是自然。”京城中也有許多人是這麽猜測的,榮慶公主以為這樣說,女兒心裏便能好受些。

誰知寶華卻搖頭:“他不是的。”

她寧可她喜歡的人是因愛慕去娶別的女子,也不想他是因為權勢利益去結親。

榮慶公主原來只是握著女兒的手,聽見這一句,將她摟入懷中,輕輕摩挲女兒的肩:“傻孩子。”

榮慶公主心裏雖憐惜女兒,卻還是下了死令,不許再人有替她打聽消息,不許女兒離開她的視線。

韓征知道齊王的小舅子又盯上了阿寶,還跟了一路,幹脆調他手下的禁軍跟著阿寶。他手底下五十人,每日抽調個一二人,並不惹眼。

林家的小廝跑腿機靈,松煙陳長勝見機快,禁軍壓陣。

這麽多人跟著,崔顯的人想找機會,都找不到。要支開一兩個人還好辦些,這可有七八個人呢,何況還有禁軍在。

他們不過是些下人長隨,怎麽敢惹上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