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悅人

嫁娶不須啼

懷愫

阿寶拒了親事, 便把裴六郎拋到腦後。

她興興頭頭與紅姨商量著劃院而居的事兒,她把紅姨請過來,拿了張紙, 又從繡蘿裏摸了支描花樣子的筆。

在紙上畫出宅院格局:“紅姨, 你看,咱們在這兒開道門, 再把院墻砌一砌, 不就一家變成兩家了嘛。”

“中間開道門, 串門子都不用繞到街上, 你晃著腳就來了,咱們還能一處吃飯, 一處過節,豈不美?”

阿寶抱著她爹的脖子撒嬌:“房子這麽大,本也住不滿,就這麽分好不好?”

林大有本就想住得近能互相照顧, 主要是陶英紅能照顧阿寶, 若是再有人上門提親,他又恰巧不在。

總不能讓阿寶自己見媒人婆罷?

他一口答應下來:“這有什麽不成的,兩家住的近,往後你哥娶嫂子, 咱們還能幫襯幫襯。”

打小看大的孩子, 跟他兒子也差不多。

“我問過爹了,爹都答應了!”

陶英紅把那一箱子的金器估了價,倒不急著融作金錠。那些個金頭面金酒壺都有工費,拿出去換金子, 能換的更多。

韓征身家差不多是八百來兩銀子, 這八百兩銀子, 在京城要想置辦個齊整的小院,不容易。

韓征現在的官職是禁衛軍總旗,從六品,手底下管著五十號人,官兒是不大,可也算出息了。

陶英紅還想把錢擠一擠買些地,近的買不起,那就去遠的地方,挨著林家那二百畝水田置上幾畝。

家裏也算有個別的進項。

她算計來算計去,這錢怎麽都不夠花。

聽阿寶一說,她還是皺眉:“這怎麽成?那不……”

那不還是依附著林家麽?說完回過神來:“你知道了?”

戥子飛快看阿寶一眼,阿寶會意,不說是戥子告訴她的:“我想不知道也難啊,你天天套著車出去,吃飯都找不著人。”

陶英紅已經想過要拿錢賃間院子住,兒子如今是從六品,也能說親事了,只要女家不嫌棄,找個本地的,往後就在京城紮下根了。

“那我付租錢。”

“行!”阿寶一揮手,戥子拿著小算盤過來了。

她倆自有暗號,阿寶撓撓鼻子,那是五,揉揉膝蓋是六,摸耳朵一下是八,兩下是九,眨眼睛就是十。

阿寶眨眨眼睛,戥子裝模作樣,噼噼啪啪打響算盤珠:“一年十兩銀子。”

“胡扯呢,旁邊那一排屋子,兩方天井,一年就十兩?”陶英紅知道阿寶這是向著她,心裏雖熱,但這也太少了。

“阿兄月俸才七石五鬥,如今米價貴,拆成銀子就算他是七兩半,一年就是……”阿寶看著戥子打算盤,“九十兩。”

府庫不發米,有時直接發銀子,有時候發些絹布,官員們折換成銀子,再用銀子買米買布雇下人。

阿寶算了一筆帳,把數目報給陶英紅聽,京城中買米買面買菜花銷不少。

這才一個月,家裏花錢如流水,阿寶看著帳本,到發月錢的時候,她得把上上下下再整治一遍。

米面有莊頭上送來,買菜的錢花的實在冤枉,廚房後頭有塊空地,養養雞種種菜,那雞蛋和菜就都不用花錢了。

陶英紅聽阿寶說養家經,忍不住伸手摸摸她的腦袋。

崇州四年多的苦日子,她們就是這麽過下來的。前頭打仗,軍費吃緊,家家戶戶都難,只好自己在小院裏養雞種菜。

鄰裏鄰居,也時常為了雞窩裏少個蛋吵上幾句。

“一年四十兩。”陶英紅說:“不能再少了。”

四十兩月租在保康坊已經是低價,再加上平日開銷,兒子出門交際,一年還得做幾身像樣的新衣裳。

零零碎碎加起來,一年最多也就節余個十來兩。

阿寶大眼一轉,點頭答應,收了錢再折成東西,或者阿兄成親的時候送給紅姨當禮金,不就成了。

這事兒一定,她就讓燕草取歷書來:“定個好日子,咱們動土開墻。”

燕草去取歷書,陶英紅看看阿寶,她還在為了裴家的親事可惜。

只好安慰自個兒,若是招不到好的,那就挑個門戶清白的人家,小門小戶也有小門小戶的好處。

阿寶帶著大筆陪嫁進門,腰杆子也硬。

燕草取來歷書,阿寶翻找動土的好日子,把工期定下,讓韓征去請工匠。

這活計簡單,院子兩側本就有月洞門,添上一道大紅門,平日並不關。

外側墻上再開個大門,裏頭重新砌上廚房,陶英紅還讓工匠兩邊廚房都圍個雞窩,工錢材料都由她來出。

鑿墻調泥砌磚,沒幾日大門就開好了。

再添上些家具,在門前掛上寫著韓字的牌子,韓府就算初具規模。

陶英紅給工匠預備的飯菜很是實誠,日日都新蒸的大饅頭,菜裏總有肉,五花肉切得薄薄的,跟菜炒成一甕兒,足夠他們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