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我愛這個浪(第3/5頁)

剪切的視頻是唐雋連晚飯都沒有吃,幫他做出來的。

哪怕那之後,唐雋也將晚飯帶回到了房間,一邊吃飯一邊和杭峰一起分析今天這一場比賽的具體情況。

唐雋是個善於總結的人,他的運動直覺和經驗固然沒有杭峰豐富,但他看問題的角度卻另辟蹊徑,給了杭峰不少的靈感。

中途老杭同志過來了一趟,見兩人討論的火熱,便識趣兒地離開。

看來這邊是不需要他了,但是其他進入了決賽的隊員,卻離不開他的指導。

關鍵唐雋在剪切杭峰視頻的時候,還順便將其他幾名進入決賽的隊員剪切出來,可以單獨指導真是幫了老杭同志大忙。

唐雋這孩子,真是太讓人喜歡了。

老杭同志離開,杭峰和唐雋繼續復盤,也只有通過這樣的對比,才能知道什麽樣才是最好的表現,受到裁判的青睞。

唐雋說:“看本尼拿到全場最高分的這個動作,9.98分,裁判顯然喜歡的是兩個動作間的銜接,他在這一塊的用時比你少。”

杭峰說:“組合動作向來比單獨的動作分數更高,其他的項目也說明了這一點。不過沖浪的平衡性要求太高,我也想要銜接的更緊密,但很難做到。”

“或許他的平衡性就是比你強。”

唐雋這麽說

的時候,杭峰一臉被打擊地看向他,板類運動向來最吃的就是平衡天賦,杭峰能在在幾個極限運動裏玩的風生水起,靠的就是超強的平衡天賦。

好在唐雋的話語重點並不是這句,而是下一句:“……但我始終認為正確的組合,才是組合類技巧的王道。”

抱怨的話還沒說出來,杭峰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認真聽著唐雋的話。

“8字旋+弧形旋這個組合已經被證實,先8字旋的辦法肯定是比先弧形旋更好。除此以外我想還有個組合是不是被你給忽略了?”

“什麽?”

“空中轉體一周+弧形旋。”

杭峰睜大了眼睛。

要說“空中轉體一周”這個技巧,第一次出現在賽場上,還是去年杭峰參加“世青賽”,在決賽上完成了一個“絕殺”動作。

來到世界賽場後,這個動作的分值就直線下降,從拿分技巧變成了“添頭”。

就比如說後期杭峰體力不太足的時候,就會利用水的慣性把自己送上浪尖一波,摸個板,旋個半圈什麽的。

當然,轉體一周的難度還是比抓板強高的,分值算是僅次於“8字旋”。

但是在組合技巧裏,“8字旋”接“弧形旋”好接,“轉體一周”後面再接動作就沒那麽容易了……跳轉落地需要的穩定性,可比“8字旋”高多了,然而單做一個動作,無論是分數還是難度,又都不如“8字旋”高。

逐漸的,“跳轉一周”就被包括杭峰在內,大部分選手邊緣化了。

唐雋說的沒錯,“組合”才是技巧的王道,裁判想要看見的一定是更多更復雜的組合。

唐雋如今重啟思路,給了杭峰另外一個方向嘗試,杭峰入睡前都在思考這件事,導致在夢裏的他,一晚上都在夢裏做著以“轉體一周”為核心的組合技巧。

一夜疲倦。

……

第二天早上,杭峰和本尼·馬龍在餐廳上相遇,兩人都看見了對方神情裏的疲憊,濃黑的黑眼圈非常顯眼,就好像一夜未睡,為了比賽而焦慮似的。

杭峰冷笑一聲,對唐雋說:“本尼·馬龍的壓力也未必小。”

對手的焦慮面貌,代表了他給對方帶來的壓力,爽的他精神一振,完全忘記了昨天自己的焦慮緊迫。

另外一邊。

本尼·馬龍也在對他的經紀人說:“就知道他睡不著了。”

重復在夢裏追趕了杭峰一夜,不停的獲得金牌,不停從杭峰的身邊“掠奪”粉絲,卻怎麽都搶不完的本尼·馬龍,同樣累了一夜。

他的經紀人看好了他黑眼圈一眼:“今天白天好好休息吧,不要去賽場了,你不應該緊張的,但你或許需要一場好的睡眠。”

本尼·馬龍思維持續亢奮,敷衍地應了一聲,但回到房間後,他迫不及地又打開了筆記本電腦,輸入了“全明星排行榜”的網址。

很好很好,一夜時間,自己又前進了2名,杭峰還保持著原本的排名。

蹭流量的感覺實在太爽了,要不自己隨便發點什麽在網上吧,只要不提到杭峰就不會有人知道自己在乎這些,但腦洞奇多的網友一定會把自己和杭峰聯系上……對!就這麽辦!

本尼·馬龍在持續關注著自己的人氣,而杭峰卻在唐雋的提醒下,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狀態。

再說,狀態不好,多少還是有些感知。

老杭同志來叫杭峰的時候,杭峰拒絕了今天去賽場的建議:“我想再復盤一次,下午比賽結束後,我過去訓練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