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第一個世界賽場(第2/4頁)

杭峰幾乎是出手必精品,上浪就有難度,而且幾乎很少有半路掉浪的時候。

每次當他踩著浪板,猶如大海騎士一般,直接逐波踏浪地來到岸上時,觀眾席都會發出驚天動地的掌聲和尖叫聲。

有杭峰在的賽場是熱鬧的。

這位極限運動的世界巨星,也為沖浪這項才加入奧運會不久的新興運動,帶來了巨大的人氣,起到了極佳的宣傳作用。

裁判們已經非常喜歡杭峰了,還不用說他確實優秀的沖浪實力,結果一不小心,就導致杭峰拿到了亞洲沖浪洲際杯歷史以來,第一個滿分。

兩個最高分都是10分。

所以最後他拿到了20分。

沒有一點壓力地獲得了這場洲際杯的冠軍。

何洲擁抱杭峰說:“果然奧運會必須看你。老實說這次比賽我還憋著一股勁兒,想說以超越你為目標拼一拼,現在知道了,就沒必要這麽逼自己,想都不需要想。”

杭峰笑著摟上他的肩膀拍了拍,並沒有輕松的感覺。

滑雪在歐洲,沖浪在美洲。

真正的沖浪高手,還在大洋的彼岸。

杭峰論實力和賽場狀態,基本已經達到了米洲沖浪選手最高水平,但是要考慮到今年這些沖浪高手是本土作戰的東道主選手,就能夠想象今年的比賽有多難。

想要拿下奧運會的金牌,不僅要實力,還要一點運氣啊……

杭峰的比賽結束後,又在吉普島等待了兩天,直到比賽全部結束,還參加了晚上的一場沙灘派對,才再次跟隨國家隊的腳步,前往下一個賽場。

澳洲南部。

從現在開始,進入到世界賽場。

所遇見的人,競賽的對手,比起亞洲賽場高了不知道多少個級別,包括杭峰在內的所有華國沖浪國家隊隊員,就此開始和上百名世界最優秀的沖浪選手,進行一場“真刀真槍”的“廝殺”,爭奪那稀少的42個比賽名額。

不過說起第一場比賽的“南澳站”,包括杭峰在內的其他國家隊員,都再熟悉不過了。

去年的沖浪世青賽,他就是在這個賽場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常規賽世界冠軍,那之後又被邀請挑戰巨浪,不但拿到冠軍,還認識了伊瑞克·瑞內爾這位沖浪巨星。

而在兩個月前,華國隊在澳洲安排的集訓場地,正是這次舉辦比賽的海域。

提前適應賽場的好處非常明顯。

首先是氣候和飲食文化的調整改變,會比其他國家的選手更快,而且適應的更好。

還有對海浪的適應。澳洲有著世界排名前列的沖浪海域,是高度經常超過五米的大浪,而且偶爾還會出現漂亮的管狀浪讓沖浪者挑戰。因而在這裏已經訓練過一個月的國家隊員,在賽場上的發揮不應該太差。

抵達南澳的第一天,隊裏就組織所有的人前往賽場“觀浪”。

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南半球正剛剛入冬,溫度寒冷到穿著外套站在海邊都會瑟瑟發抖的程度,華國國家隊員站在沙灘上,視線聚焦在杭會長的手指,觀察每一個迎面拍來的五米海浪。

時不時的,視線會被沖浪歸來的其他國家運動員吸引。

海水是溫熱的,但空氣太冷了,沖到岸上的運動員全部縮著脖子抱著膀子,慌慌忙忙地再回到海裏。

這些沖浪的人,相當一部分,華國的國家隊員都能叫出名字,那些過去在國際賽場上表現出色的選手,他們的沖浪視頻作為職業運動員復盤的資料,每個人寫出的觀後感都能塞滿一個抽屜。

就在這時,一名像落水王子,又像是美男魚一般的金發男生,從大海裏走了出來。

即便從運動員的眼光去看,他的身材都無懈可擊,更不要說那張只會出現在影視劇裏,王子般英俊的面孔,哪怕是頭發被打濕淩亂的模樣,都有著一種戰損般的美貌。

啊啊!這不是……

“杭峰!”

但在分神的國家隊員先一步說出他的名字前,對方在短暫地觀望了華國訓練隊幾眼後,就更加迅速準確地判斷出了他們的身份,並且喊出了杭峰的名字。

杭峰正站在隊伍中間,目光專注地落在遠處大海上,以他的經驗來看,這次的浪比兩個月前集訓的浪更高更好。

這可不是好事,太過優質平穩的浪,可不利於拉開優勢啊。

杭峰心裏是巴不得,賽場上出現所有沖浪者都痛恨不已的“亂風浪”。

就在這時,聽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杭峰轉頭看過去,繼而在愣了一下後,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伊瑞克!”

杭峰從隊伍裏走出來,迎了過去,開始了他的“體育外交”。

杭峰和伊瑞克的關系略微有點復雜。

伊瑞克是簡的忠實擁護,在更早前就渴望和簡攜手建設極限運動的“夢想國度”,但伊瑞克有一個表姐經紀人,卻一門心思的想把伊瑞克送進影視圈,並且在過去的幾年裏,已經成功地推開了那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