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夜晚的訓練(第2/5頁)

杭峰點頭:“如果狀態好的話。”

超級U型池多出來兩個折返,一共是七次跳躍。能夠在常規池裏的最後一跳完成五周,在這個賽場,杭峰肯定會做五周。

五周之後還有兩跳,狀態合適,杭峰一定會嘗試沖擊更高難度。

得到杭峰的回答,這人自來熟地拍著杭峰的手臂:“加油!”

杭峰點頭。

固然理論上,在這個池子完全可以完成五周半,更甚至是六周的轉體,但這裏面涉及到的東西很多。

一個是周數更多後,用一個翻騰帶四個轉體明顯不合適,就必須要至少兩個翻騰帶三個多的轉體,空中用時才能最少。

進入高周數後,兩個翻騰動作似乎成了基本技巧,可是這個動作杭峰還不夠熟練,在過去的賽場上,他做出的五周幾乎都是單一的橫向轉體。無法熟練掌握兩個翻騰基礎下的變化動作,正是制約杭峰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礙。

以及另外一點。

七次折返,就需要更長時間的專注,可能一個恍神,或者是因為周數太多導致的些許眩暈,只要一點點的判斷失誤,都極為致命。

超級U型池固然很酷,讓選手有了沖擊人類歷史周數的機會。

可也不是誰都能完成。

多出來的第六跳和第七跳,絕對稱得上“極限運動”這四個字。

杭峰可不敢大放厥詞,只是表示自己想要去沖擊,卻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夠完成。

就比如這次交談後,好不容易輪到杭峰後,他給自己加了幾分膽量,打算去沖擊五周半。

前五跳都穩穩的,而且因為池沿更高的原因,他做出來都有富裕。

可到了第六跳,拼命去做五周半1980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空中時候的動作不清晰,軸心發生變化等等問題。

落地不但遠離了池沿,甚至在雪板與冰壁碰撞的瞬間還有點懵。

這一瞬間的失神,影響了他第七跳的狀態,既覺得眼下的速度,自己可以繼續沖擊1980,又覺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一部分不算少的勢能,無法完成五周半。

他的判斷能力被降低了。

最終,在這樣的困惑下,杭峰最後一跳甚至什麽都沒來得及做,就被拋飛到半空,只完成了一個習慣性的一周半540,就滑出了賽場。

就像自己想的那樣,大池子固然帶來了更多的勢能,但對選手的要求也變得更高了。

而自己顯然還沒有完全適應。

趙哥迎上來,擔憂地看他:“怎麽了?”

杭峰說:“本來想試著將1980提到第六跳,結果直接廢掉了第七跳。”

趙哥不是專業教練不懂,便問道:“不是已經編排好了嗎?怎麽突然想著加難度。”

杭峰說:“只是覺得這個編排只能嘗試爭奪獎牌,還沒有具備沖擊冠軍的實力。”

趙哥想想:“你是說莫泊桑今年還會沖擊六周?”

去年以前,巴蒙德蟬聯了五年超級U型池的冠軍,被粉絲冠以“國王”的頭銜。

他最年富力強的時候,在這個賽場上完成過六周,隨後因為各種原因,將賽場的天花板定在了五周半。

五周半是這個賽場,爭奪獎牌的核心競爭力。

直到去年,莫泊桑沖擊六周成功,奪走了巴蒙德的冠軍,讓這個賽場變得風雲詭譎,難以評估。

杭峰這邊認為,六周是偶然性,絕不成為這個賽場的常規戰,畢竟抵達了人力極限的每一次挑戰超越,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醞釀。

最頂尖的人才培養需要時間。

因而在賽前動作編排的時候,杭峰將最後的第七跳設計成五周半後,就基本具備了獎牌的競爭能力。

從各方面收集來的情報,可以看出,已經拿到“大滿貫”的莫泊桑,正在對“X-games”的賽場失去興趣,就連常規賽場的狀態也沒有往年好,他似乎正在聯系“個人挑戰”。

巴蒙德則一直受到傷病地困擾,這次見面他也坦誠提到,自己恐怕無法再做出六周,甚至完成五周半,對他的身體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這兩個最頂尖頭部運動員的狀態,基本就代表了這場比賽的“天花板”,再度回歸到五周半。

按理來說在最後一跳安排了五周半的杭峰,應該已經具備非常強的競爭能力,但他不知道怎麽告訴趙哥,自己覺得這個程度不夠,自己還遠遠沒有達到淩駕整個賽場的程度。

“淩駕”代表超出這個賽場的水平。

或許一個2160,或許是兩個1980,而不是現在這樣,只在最後一個動作挑戰,還不足以形成碾壓的局面。

之所以要創造這個局面,當然是因為現在裁判不同立場,可能對他造成的影響,也是因為自己如果奪冠,也會為簡帶來正面的助力。

杭峰瞬間想了很多,最後睜開眼,淺淺笑道:“今天我恐怕會在這裏訓練一天,需要您幫我拍攝,就辛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