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洲際杯決賽:第二場(第2/4頁)

趕來匯合的範總沒有說什麽,又摟又拍地安慰了一番。

“沒關系,沒關系,盡力就好。”

一手一個,摟著他們回到了選手休息室。

半路上,唐雋和其他國家隊員趕來匯合,又是一番安慰,杭峰想靜靜。

“還去那邊坐嗎?”唐雋問他。

杭峰點頭,那裏有個躺椅,地方又偏僻,很符合他現在的需求。

來到之前休整的地方,還是那張牙舞爪的姿勢,可卻少了大馬金刀的氣勢。

唐雋看周圍沒人注意這裏,坐在他身邊的時候,同時也牽上了他的手。

“不知道怎麽贏?”

一開口,就說到了點上。

杭峰點頭。

“他的五周池比我深,拼五周我拼不過他。”

“你們的四周半實力不是差不多?”

“但五周才能拼出高分,烈哥剛剛沒做五周,連90分都沒拿到。”

唐雋問他:“這兩天沒好好復盤嗎?”

杭峰看他。

唐雋說:“資格賽的時候,白鳥優宇可是沒出五周就贏了你。”

杭峰理所當然:“那是因為他的印象分很高。”

唐雋說:“都決賽了,還是同一批裁判,你怎麽就知道他們對你的印象不好呢?”

杭峰定定看著唐雋。

唐雋對他笑了一下,從身後的背包裏拿出紙筆,快速地書寫著什麽。

杭峰坐起身,好奇地看了過去。

唐雋在空白的紙上畫了一個簡易的表格,為了書寫簡單,還都動用的英文單詞。比如正滑的“regular”和倒滑的“switch”,外行看起來頭疼的專業英語詞匯,在杭峰眼裏倒是一目了然。

很快,這些英文技巧動作的單詞就按照某種規則組合在一起,唐雋再在這些詞匯上畫圓圈和波浪線,很快杭峰就看懂了唐雋想要表達的意思。

從資格賽到現在,他的四周半難度已經展示出了五個,其中他完成了三個易轉方向和兩個難度方向,一旦用圓圈和波浪區分後,就變得一目了然。

在杭峰說話前,唐雋先說:“你資格賽我也就看了兩遍,不知道記得清楚不,應該就是這些動作了。”

“是的。”杭峰記得清楚,“所以我應該去挖掘自己沒有做過的動作嗎?賽前我和範總開會,這方面已經總結過了,安排那些沒有做過的動作沒問題,但銜接上可能不是很順手,這裏還有一些正反起跳的問題。”

唐雋點頭:“我懂,四周半是一個很復雜的階段,難度本來就高,還要考慮那多出來半周的銜接,肯定不能隨便的上。但我的意思並不是要在這個時候查缺補漏,因為那太沒有意義了。”

杭峰看向唐雋。

唐雋說:“你看,無論是你的四周,還是四周半,你不但盡量做到難度技巧的不重復,而且很好的告訴裁判,你也沒有特別明顯的易轉方向和非易轉方向的問題,你已經做過了,不擅長的轉體雖然少了一點,可裁判已經看了不止一次。

所以,你又怎麽能認定,在裁判的心裏,你還有明顯的弱點,肯定他們對你的印象不好呢?

明明是同一批人啊,你已經展示的夠多了。”

杭峰眨了眨眼,定定地看著唐雋。

這個時候,不知道什麽時候過來的範總說:“小唐說的不錯,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我們拿出了一個更好銜接的五周,裁判為什麽給了更低的分?

毫無疑問,他們想看新的東西,新的五周,或者是這個賽場上,沒看見的其他東西。”

範總拿過唐雋手裏的紙,在心裏贊嘆一聲漂亮的字,忍不住對這位大學神笑一下,隨後說道:“比如你更加流暢的全場表現,每一次精準到極致的起落點,還有你每次都比其他人高處些許的拋物線,哪怕是在空中帥氣到讓人驚嘆的抓板技巧。

這些我們都有的,可是我們從資格賽開始,就只盯著五周,這其實不是一個好的狀態。

U型池不光是周數的展示,它應該更瀟灑自在,我們應該去玩滑板,就像你玩極限運動。”

杭峰聽到這裏,明白了。

他很聰明,往往不需要別人說的很透,他就能明白對方在說什麽,更何況範總已經說的非常明白。

其實第一輪還好,他的整體狀態不錯。

問題是在第二輪。

第二輪大概是被白鳥優宇刺激了一下,他過於激進,路走窄了。

不僅是在技巧難度的變化上不行,整個狀態也不好。

他是否真的在享受比賽,是否真的從容,可能在他自己都沒察覺的時候,裁判已經從他的選擇和表現上都看出來。

急於求成。

然。

老祖宗說的好,欲速則不達。

比賽比的是心態。

直到這個時候,杭峰才真正明白。

“心態”不是你不緊張,不害怕就是好心態。而是要足夠從容的去享受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