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恐怖如斯(第2/4頁)

杭峰的資格賽全部結束,等到孫烈和董楊的比賽也結束,差不多就可以回去休息。

這是先上場的好處。

孫烈是一名發揮很穩定的老將,穩定到拿高分拿不到,拿低分也沒那麽容易,只要他不沖擊高難度的四周半和五周,想不進決賽都難。

董楊都沒有那麽好的心態了,自身實力不夠不說,比賽狀態還有起伏,第二場資格賽顯然是想沖擊一下高分,結果就是在第四跳出現失誤,提前退出比賽。

範總安慰了一番董楊,又無奈地看了一眼孫烈,果然不是人人都是杭峰,給杭峰八分期待他往往能還你十分,其他人卻都是反著來。

本來還覺得杭峰的到來,應該能刺激一下這兩人,結果一點都沒變。

培養一名世界冠軍真的太難太難。

華國隊結束比賽一身輕松,杭峰連休息室都沒回,就直接下山。

範總把三個人帶回房間門,打開手機視頻投屏到電視上,播放的正是他們今天的兩場比賽。

還沒到放松的時候,賽後的復盤整理至關重要,這個程序必不可少,杭峰和孫烈到不需要擔心,只希望董楊能在這次比賽之後,有一點進步就好。

時間門很快過去,比賽結束後,官網馬上就發了晉級選手的名單。

不但每個代表隊的領導手裏有一份大賽組發的名單,在賓館、遊客中心、賽場等地方,都會立上一個公告欄。

12名選手名字出現在公告欄上,杭峰在第二名,孫烈在第五名。

第一名是島國的選手白鳥優宇,95.50分,比排名第二的杭峰足足高出1分。

這一分不僅僅是杭峰和白鳥優宇的差距,還有白鳥優宇在國際賽場裁判們眼中的印象分。

穩定的四周半“池子”,還有偶爾沖擊五周的實力,是過去四年白鳥優宇在國際賽場展露的能力,他只要不出現意外,分數都比杭峰高。

杭峰今年只是來刷印象分,他最重要的賽場是後年的冬奧會,連續兩年征戰在常規賽場上的履歷,足以讓他在冬奧會上獲得足夠公平的得分。

因而對於這一排名,所有人都很平靜。

其實要不是杭峰先去極限運動的賽場轉了一圈,又是東道主選手,說不定他的排名還要往後,落在第三名。

就比如現在這份決賽選手名單裏,排在第三名的澳洲選手,奧利的師兄阿方索·凱爾文,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運動員。

偶爾也會在一些比賽上贏過白鳥優宇,在國際上的排名很穩定在10~15名中間門。

亞洲到底不是最強的雪上運動大洲,歐洲才是。

無論是莫泊桑,還是巴蒙德,都是來自歐洲的選手。

他們的五周難度最少都能完成三個,甚至莫泊桑還創造了1980五周半的歷史性記錄,並且保持了五年都無人可以超越。

這樣級別的賽場,就是白鳥優宇去了都是“弟弟”,而各方面都略微遜色一點點的杭峰,就更加吃力。

當然,也不能說極限運動的門檻就低於常規賽場。

畢竟雙方追求的東西不一樣。

常規賽場是在一個框架裏的極致填充,嚴格到苛刻的技巧運用,精細到微量的力量追求。

相比而言,極限運動更像是沖出框架向外闖蕩的浪子,需要足夠的膽量和絕對的開拓精神。

天賦更傾向於極限賽場的杭峰,在常規賽場上,必然是有少許的吃力。

好在杭峰給裁判們留下了足夠的印象,只要表現的足夠好,裁判也不會過於吝惜給一個合適的分數。

這場比賽的第二名,算得上是各方面的影響,最終的結果吧。

資格賽比完後,一般就會有1~2天的休息時間門,只不過這次,杭峰所在的男子單板U型池賽,拖到了第三天。

無他,為了直播。

周二上午的資格賽,周五晚上的決賽。

自從杭峰以第二名的排名,沖進決賽後,央爸五套就開始上滑雪廣告。

這次“滑雪亞洲杯”有三個看點,一個是“周娜”的坡面障礙技巧和大跳台比賽,一個就是杭峰的U型池,以及“解溪”的男子坡面障礙技巧賽,這也是一名可以在世界杯拿獎牌的選手。

他們這三場比賽分別被安排在周五、周六和周末的晚上七點半開始。其中最黃金播放時間門是周娜的比賽,畢竟周娜可是華國公園滑雪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到了世界賽場上也是可以奪金的存在,在“洲際杯”更是打遍亞洲無敵手。

至於周末的那場坡障賽,是自由式滑雪,也就是雙板比賽,華國自由式滑雪隊在這個項目上一直實力不錯。

早兩年,華國還沒有舉辦冬奧會的時候,培養了一名特別優秀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運動員,在之後五年時間門連續屠榜該項目的所有賽場,還蟬聯了兩屆冬奧會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