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白鳥優宇(第2/4頁)

如今有一個算一個的,全都扶著自己的“老腰”,復盤比賽。

倍速放慢到一倍的情況下,足以讓裁判輕松無比數出杭峰的周數。

第一跳,540。

第二跳,1080。

第三跳和第四條都是1440。

講道理,以過去幾場國內賽,以及去年杭峰參加“X-games”,所展現出的實力,杭峰留給裁判的印象,在兩次1440的難度下,杭峰在最後一跳醞釀的明明應該是四周半1620的難度。

誰能想到,他竟然是在憋一個五周的大招。

一周翻騰加四周的轉體,雖然是最簡單的後手抓內刃,起落也沒有內外刃和前後身位的變化,可五周的完成依舊有著讓人震驚的魅力。

畢竟,人類的體能上限,能夠在常規池的五次折返,能夠完成五周本身,已經是頂尖選手對自身和場地極致運用的結果。

哪怕是最差的五周,每一次的出現,依舊能夠驚艷世人。

更何況杭峰的五周也算不上最簡單,一周翻騰加四周轉體,還是有點變化性。

“是五周。”

“確實是五周。”

不等電視屏幕裏,復盤的內容到最後,裁判們紛紛有了定論,並且交談了起來。

“這一跳不錯,高度、空中姿態,包括起跳和落地的位置都很好。”

“沒想到資格賽第一場就會出現五周,幹了那麽多年的裁判,還是第一次遇見。”

“小夥子的狀態很好,看的出來有種迫不及待的展示欲。”

“你們之前知道他會完成五周嗎?”

最後一句話,問的正是三名華國裁判。

聽見同事的詢問,他們對視一眼,繼而苦笑搖頭,正要說話。

“咳!”

查利先生不高興地咳嗽了一聲,提醒道:“請各位同僚不要交流,更不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影響其他人的打分。”

裁判室裏瞬間安靜了下來。

總裁判提醒的在理,裁判之間不交流,是他們的工作守則,要不是杭峰在資格賽第一場比賽,做出這樣出乎意料的表現,他們絕不會這樣違反裁判守則。

這邊,查利先生環顧一圈,最後將目光再度落在了電視屏幕上。

作為這場比賽的主裁判,查利先生不參與打分,他的工作主要是監督打分裁判,以及對最後的結果有一票否定權。

換句話說,不打小分的總裁判,更是依靠“印象分”來對選手進行判斷。

當面前的打分器一個個亮起,來自各個裁判的分數在他的眼前匯總,查利看著眼前的這個分數,揚起了眉梢。

完全超出他對杭峰預期印象分的一個分數啊。

甚至有點離譜。

查利先生的手移到打分器上,在否定鍵上停了下來,眼底浮現掙紮的情緒,猶豫再三,終於按下了另外一個按鈕。

分數通過了。

最先通過的分數,會率先反饋到裁判面前的打分器上,同時在電視屏幕上,還有一個專門顯示排名的積分區。

此時此刻,第一個名字,伴隨著國籍和分數,一同出現在了畫面上。

裁判們看見,都忍不住眉梢一揚。

雖然說自己也參與到打分的一部分,但最後這個分數出來後,還是讓人有些驚訝。

更離譜的,是總裁判竟然通過了!?

這樣的分數,在洲際杯裏,向來只會出現在歐洲杯和米洲杯的賽場上,而且大部分也只出現在決賽場上。

資格賽第一個出現的分數就是這個水準,後面還怎麽比?

裁判們面面相覷,欲言又止。

“咳!”

還是總裁判查利先生,他提醒道:“第二名選手已經等的足夠久了,還請各位同僚集中注意力,專注在工作上。”

又是一番敲打,裁判們只得將自己快要飛起來的心思狠狠壓下去。

只在私下裏,三位華國裁判找到機會,目光對上,眼底都是難以掩去的興奮。另外幾名外國裁判則暗自思量,要盡快把消息傳回國內,告訴熟悉的教練選手。

極限運動的“大鱷”來了。

……

終於,杭峰的分數,出現在了積分榜上。

這樣的積分榜,不僅在選手休息室裏掛了好幾台,在觀眾席和部分通道上,都有顯示。

擔任過冬奧會主會場的滑雪場,配套設施可以說是全面到讓人驚嘆的程度。

這一刻,數不清的人,看見了杭峰的分數。

“這個分數,怎麽可能?!”

“就算是東道主選手,給的也太高了吧?”

“你們沒看直播嗎?他完成了五周。”

“五周?在資格賽?第一場就去做五周?這調兒是不是起的太高了?”

緊接著,無數的目光落在了角落裏的一個人身上。

那是一名島國選手。

白鳥優宇。

世界排名第五名,在孫烈之後,被稱為“亞洲第一”的單板U型池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