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孫烈壓力很大(第4/4頁)

孫烈笑著,目光追著杭峰的身影移動,看著他第二跳高高躍起,一連串的數據就如同字幕一般在腦海裏流淌而過。

孫烈笑不出來了。

後手抓板頭,空中翻騰一周,加偏軸轉體兩周,落地再來一個半周的轉體,反向落地。

咦!?

第二跳可以完成三周半這個動作的嗎?

如果說第一跳,還在孫烈的實力範圍內,勉強一下也能做出來,那麽第二跳的這個難度,就算他勉強也做不出來了。

杭峰的實力在暴漲。

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不過就是出去轉了一圈,參加了第三站的聯賽,再加上不到一個月的強化訓練,可以達到這個程度嗎?

別說一個“洲際杯”,在國際賽場上,在第二次折返就去拼三周半的情況,也不多見。

畢竟,也不是必須的。

三周才是這第二跳的合理範圍,就算多半周,裁判也不會給出超過0.5的加分。

關鍵是很難做到啊。

孫烈其實很清楚杭峰早晚要超越自己,或者說這次的比賽,杭峰會在自己的上面,他已經做好了“前浪讓後浪”的準備。

只是杭峰的表現出乎了他的意料,也超出了他的實力後,從容的心情就被破壞了。

第二跳就感受到被後輩碾壓的感覺,可不好受。

孫烈臉上的笑容收斂,一邊看著杭峰的動作,有點後悔。

果然,第三跳,杭峰沒有出乎任何意料的進入到了四周。

非常輕松。

高度太足了,他用倒滑的方式起跳,內刃翻滾兩周,加兩周的偏軸,1440完成的快如閃電,整個人似乎還沒完成空中的拋物線,就已經松開抓板的手,等待落地。

算是四周一個頂格的難度吧。

所以接下來要到四周半了嗎?

第四跳做四周半,並不算離譜,孫烈在狀態最好的時候,可以在第四跳和第五跳連續完成四周半。

思維的速度很快,U型池的折返也在不知不覺間,快到大腦無法更仔細思考的程度。

杭峰第四跳,再落下。

孫烈上一秒的思維還沒落下,杭峰卻已經沖向第五跳的舞台,殘留在腦海裏的印象,猶如重播的慢動作一般,在腦海裏烙印下一個接一個的影子。

一、二、三、四……咦?只是個四周嗎?而且還是一個難度不算特別高的四周?杭峰想幹什麽?

疑惑方才從心裏升起,下一秒,遠處那高高飛在半空中的身影,卻已經在孫烈的大腦裏,烙印了這一生都難以忘記的畫面。

向高處拋起的年輕人,將身體緊緊地團著,翻滾轉動出讓孫烈格外陌生,又格外熟悉的姿態。

直至他從拋物線落下,將身體舒展開來,等待落地,他的身後仿佛還拖拽著一連串的殘影。

向內翻騰的一周被拉的很長很長,與此同時身體還做著轉體的動作,一周兩周三周,便是1440的周數。

難度至此並不算多高,在這最後一跳孫烈也可以輕松做到。

可這個部分杭峰完成的太快了,快到好像只用了孫烈完成這個動作的三分之二的時間,剩余那過於漫長的等待時間,讓人覺得困惑而不安。

這樣就結束了嗎?

只有四周嗎?

早早的做完,就等著落地了?

這不是杭峰的風格吧?

然後下一秒。

從弧線落下的年輕人卻沒有如同往常一般打開身體,而是依舊將身體團成一團,再一次的在落地前,完成了一個轉體。

完成的時間剛剛好,恰到好處地在轉彎最後一圈後,松開抓板的手,落地,繼而在那“唰”的聲響中,沖出了U型池。

完成了他的比賽。

一周的翻騰,加上四周的偏軸轉體,嘶!!!

孫烈慢了半拍,終於意識到杭峰做了什麽。

特麽是五周啊!

臥槽臥槽臥槽!!

這樣一想,孫烈只覺得後背的冷汗刷一下就淌了出來。

一開始他就有預感會後悔,果然預感成真。

第一個出場,滑在他前面的杭峰,要用五周鎮壓整個亞洲杯的賽場啦!!!

嘖!

早知道自己就第一個上場了。

滑在杭峰後面壓力太大,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