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速度閾值(第4/4頁)

“是的,我知道,年度總冠軍。”

“這和他滑板速降有什麽關系嗎?”

“我好像猜到了一點,你繼續說。”

還有一些人沒有湊過去,但目光卻已經聚集在了那裏。

上一場比完賽,沒能晉級的南村直人情緒非常不好,看見杭峰這場比賽後,心情更不好了。

但在猶豫了一下後,南村直人還是走了過去。

人群中間,正有人這樣說道:“不知道你們對滑板速降了解多少?”

“板類運動唄,感覺比野雪挑戰的難度低。”

“是的,只有彎路的滑板速降,比咱們的賽場難度低多了。”

“是的,論賽道難度,滑板速降確實不如野雪挑戰賽,不僅不如野雪挑戰,比起坡障、障礙追逐這類公園類的滑雪都遠遠不如。

但這項運動存在的本身,就不是為了進行技巧類的比拼。

或者說,在那時速100邁的速降速度裏,彎道技巧的比重只占了一小部分,更多考驗的還是選手在極限速度下的預判和發揮。”

說道這裏,有人突然拔高聲音,大聲說道:“我知道了!我明白了!”

另外有人點頭:“原來是這樣,原來如此。”

看著那些一臉唏噓,恍然大悟的人,猜不到的人終於失去的耐心,說:“就不能直接給答案嗎?一句話的事有必要這麽多的鋪墊嗎?”

一開始說話那人聞言,便笑著公布了最後的答案:“杭峰的速度閾值非常高。”

“什麽?”

“啊?”

“我知道了!我明白了!”

“原來是這樣!”

更有人當場就搶過說話的機會,對身邊反應遲鈍的人最後解釋道:“先不說杭峰在前兩個賽段的表現如何,就說在最後一個賽道,我們在面對這種垂直的、坡度極大,而且遍布障礙的賽道時,我們是什麽心態?

恐懼,緊張,全神貫注,生怕一不小心就掉進坑裏。

而這種情緒會下意識的影響我們腳下的速度,在運用技巧的時候,會不知不覺的有著自己都無法察覺的降速過程。

再舉個例子,當前面出現障礙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提前準備?會不會下意識地保持眼下的速度去挑戰障礙呢?

但杭峰沒有,他在滑板速降所適應的速度閾值非常的高,或者說這最後不過60邁左右的速度,對他而言是一個非常舒適的速度。

在舒適圈裏滑雪,結果是怎麽樣我就不說了吧?我只說在同樣的速度下,面對同樣的障礙,克萊·米爾一定會下意識地保持此時此刻的速度,在穩定的狀態下進行挑戰。

杭峰卻不會減速,甚至會繼續加快速度,他已經習慣了在高速下的控板,他可以做到我們無法做到的程度。

所以說,杭峰最可怕的是他的速度閾值。

這個賽道,最後的部分,簡直就像是在為他量身打造的一樣。

結果已經不會發生變化了。

杭峰會成為五星選手,還會成為這場比賽的單板冠軍。”

話音落下,一個身影從門口走了進來。

遊客中心裏瞬間安靜,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那個身影上。

杭峰。

來了。

走進遊客中心的年輕人,穿著一件深藍色的黑色條紋點綴的滑雪服,下身則是同色系的黑色滑雪褲。

寬大厚實的滑雪板被他斜背在身後,接近半人的寬度,一截黑色的底板從後腦的一側支出,像是扛著某種重型武器走出來的戰士,披戴著刺骨的寒意,肅殺之氣彌漫。

在他身邊,跟著另外一個男人,兩人相似的面部輪廓,一眼就能看出他們身上親密的血緣關系。

論眼神的兇狠,年長的男性顯然雙眼更具有血性,像一頭在野外自由狩獵的狼。

眾人的目光,沒有在年長男性的身上太多停留,最後又迫不及待地看向了年輕人。

標準的亞洲面孔,但即便是審美不同的歐美人,都能對這種面孔的輪廓生出幾分欣賞。

濃眉大眼,精氣十足,像是正在茁壯生長的一顆樹,蓬勃的枝葉繁茂,遮天蔽日,在每個人的心裏投落下依稀的陰影。

杭峰來了。

現在成年了嗎?

或許成年了吧?就算沒有成年也快了,記得最近看見關於他的新聞都是“17歲的少年王者”。

如今又過了幾個月,恐怕已經成年。

然而這樣的想法,並不能緩解心裏的陰影,一個18歲的少年,以一己之力輕松壓在所有人的頭上。

在這裏站著的,不知道多少20多歲,甚至臨近30歲。

只想著他們全部被一個18歲的年輕人力壓一頭,不得不感慨新的時代已經來臨,少年正值青春力壯,他站在自己夢想的盡頭,現實的自己卻已然走在殘花路上。

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生出了退意。

面對杭峰,還有那正在雪道上驕傲奔馳的荒冶誠,年輕的一代正在亮出自己的手腕,以無法阻擋的氣勢,占領這片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