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體育粉最大的快樂(第2/4頁)

杭峰拿上自己的滑雪板走了過去,剛剛下來的簡也跟了過來。

他們來到單獨隔出的備賽區。

這裏鋪著地毯,還有藍色的衣物籃,一名工作人員等在這裏,將他們的選手編號寫在一張卡片上,然後貼在衣物籃的上方。

杭峰坐在木質的座椅上,換上了滑雪鞋。

備賽區很安靜,教練都緊挨著隊員低聲交談,隊員們忙碌著手上的動作,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簡對杭峰說:“杭陽已經下去了,帶著你的外衣和鞋子。”

杭峰點頭。

今天的比賽如果順利,他會往返三次,大型纜車需要等車,所以裝備替換的時間門安排就很重要。

隨後簡又聊了一些細節問題,當出發的時間門來臨,他拍著杭峰的後背笑:“加油。”

杭峰點頭,看向前方的出口。

沿著樓梯往上,從選手休息室來到觀景台,樓梯的盡頭用警戒線分成了兩半,選手走右邊,教練走在左邊。

出發點已經空了,上一組選手出發,成績還沒有公布,不知道A組的晉級名單,杭峰也不關心。

他走在隊伍的中間門,從屋檐下走到雪地。

滑雪鞋鞋底的扣板陷入雪中,這是一條腳印淩亂的路,由路過這裏的人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就像那賽道上深深的滑痕。

天氣真不錯。

雲很薄。

陽光灑落雪山,一片明亮。

冰冷的空氣彌漫著冷靜的元素,杭峰深呼吸一口氣,頭腦霎時間門一片清明。

在充滿暖氣,緊閉窗戶的房間門裏待久了,難免過於憋悶。

這一口氣驅散了杭峰所有的睡意,他再度,也是最後活動身體,同時看向出發點的裁判。

這位裁判不是昨天的那位了,裁判總是不停的換,負責不同的位置,或許前天的裁判今天已經換到了終點工作。

這位臉生的裁判面容嚴肅刻板,翻腕看過時間門後說:“選擇賽道吧。”

克萊·米爾一言不發地站在了2號道。

這是一條靠近內線的最優賽道。

接著亞歷克斯選擇了3號道。

單板滑雪不同於滑板,在彎道的靈活性上還要差一點,所以靠近內彎未必是最好的賽道。

沒有人宣讀,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成績和排名,另外一名選手不動,輪到杭峰了。

沒有猶豫的,杭峰站在了4號道上。

或許4號道的路線會比較遠,但在彎道上,2、3道一定會往1號道的方向壓,他完全可以滑進內道。

而且從第二賽段開始,賽道已經不復存在,選手需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習慣,在障礙遍布的坡面上選擇最合適的路線。

對於杭峰來說,在初期損失的時間門,完全可以在之後的賽段追回來。

當然,如果可以選擇最優賽道,他當然不會放棄,可誰叫他資格賽的表現不理想呢?

杭峰選定後,剩余的那名選手的賽道也就確定了下來。

大家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裝備,有人在深呼吸,有人蹲下活動雙腿。

杭峰也在擰動腰胯,轉動脖頸,最後一點時間門他停下動作,將手套的腕帶扣緊又松開,反復兩次,在這個過程裏快速平靜下來,隨著最後“噠”的一聲扣緊,雙手松開,低頭踩上了滑雪板。

杭峰做完這些沒有幾秒,出發點裁判的頭側著像是在傾聽,隨後擡手按上耳機,說:“收到。”

再放下手的時候,他看向眼前的四名選手,氣沉丹田,厚重的聲音開口:“準備!”

與此同時,就在不遠處的觀景台上,一名裁判的手放在了一個紅色的按鈕上。

杭峰將單板挪動到斜坡的最邊緣,身體往下壓,雙腿弓出方便用力的姿勢,手臂打開。

“Go!”裁判大喊,高舉的手落下。

同時紅色的按鈕也被按下,遠在終點線後的計時器跳動了起來。

包括杭峰在內的四名選手,將滑雪板的板頭壓向斜坡,板底與雪面近乎於0的摩擦,讓他們在斜坡上滑行了起來。

往前滑。

出發的速度差不多。

邁速的增加也相近。

很快就來到轉彎處。

杭峰第一時間門就發現3號道的位置讓開了。

亞歷克斯在往內圈壓。

克萊·米爾也在往內圈壓。

1號道的壓力太大了,這確實是最糟糕的賽道。

杭峰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幾乎跟著身邊的人同時動作,往內圈壓了過去。

彎道。

最優賽道的優勢凸顯,克萊·米爾輕松沖到了第一位。

然後是1號道的選手,但沒過三秒,亞歷克斯就超過了他。

剛剛出發就遇見彎道,滑板需要加速的距離,所以路線長並不是壞事,靠外圈能夠獲得的慣性一定是最多的。

彎道才開始15秒,滑在最外圈的杭峰,也順利超越了1號道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