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華國制造·義烏(第2/4頁)

速度有點慢。

跳的也不夠高。

下一次得記住,提前準備。

穩了穩,杭峰往左邊看了一眼,沒有發現這巨石的問題在哪裏。

巨石下面有很多選手落地時候跳出的坑,那坑的深度說明這之前很多選手都成功地完成了挑戰。

那位裁判特意提醒他的原因是什麽?

疑惑在心裏一閃而過,前面的賽道又出現新的難度,杭峰不得不將疑惑放在腦後,專注在接下來的挑戰中。

難度賽道的長度並不長,也就1.3公裏,但選手在速度普遍30多邁,並且無法走直線的情況下,滑出這條賽道大概要分鐘左右。

杭峰沖上這條賽道的時間門已經分鐘了,前面不遠處就是第條賽道。

一條筆直滑行,坡度高於20°的高山滑雪道。

這是一條速度賽道,為了給選手速度的刺激,並沒有設計難度。

這一點,大賽方已經在安全培訓上特意說明。

杭峰還是留了一個心。

野雪挑戰賽最大的魅力就是賽道具有變化性。

比賽期間門大賽方不會找平賽道,也就是說之前選手滑過的痕跡都會留下,當大多數人從一個地方滑過的時候,雪面必然會變深。繼而一個又一個沒有準備的選手栽倒在裏面,進而形成一個個的雪坑。

杭峰在華國參加的那場野雪挑戰賽,就曾經被南村直人逼進過一處比賽期間門才形成的雪坑。

那時候有唐雋幫他做路線整理,他自己就沒怎麽動腦筋,這一次就不行了。

他不但要保持速度,避開前方的每個陷阱,還有記住更多的陷阱,避免在接下來的賽場上吃虧。

這就是比賽經驗啊。

如果不是吃過虧,又怎麽會想到記憶更多的賽場障礙呢。

而且想要做到這件事,顯然記憶力也不能太差。

杭峰滑的這條直線雪道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努力嘗試去記憶接近一公裏賽道的每一處小細節。

很難,但必須要做,這是未雨綢繆。

國際賽場上,為了冠軍,什麽人都有。

只要你做的比別人多的時候,就算不坑害別人,也能避開那些別有用心的動作。

當然了。

一力破萬法。

如果能夠像滑板速降那樣沖到最前面,那就另說。

杭峰一心幾用,不知不覺間門臨近終點線。

其實這條賽道還沒有到盡頭,野雪挑戰的賽道已然來到終點,再往下滑已經沒有必要。

大賽方在相對緩和的雪道上立起展板,展板五顏六色,印刷著這次比賽贊助商的logo。

展板上方,雪道的正中間門,矗立著一個巨大醒目的計時器,隔著百米都能依稀看見數字。

鮮紅的數字正在上面跳動,離得遠了杭峰看不太清楚,直至沖過終點線的瞬間門。

計時器停止了跳動,時間門定格在5分22秒32。

同時,零零散散站在展板後面的觀眾,給出了稀稀拉拉的掌聲。

杭峰在這後半截其實滑的雲裏霧裏的,為了記下一路上的障礙點,對自己的速度沒有特別的感知,所以此刻這個成績好壞也不清楚。

只知道,5分多鐘的時間門肯定是比女選手那邊快很多,但比起男子單板的選手排名如何,就不確定了。

杭峰視線落在計時器上,視角的余光掃著攔路的展板,同時身體後仰,在緩坡上降速。

一蓬雪在身前身後飛揚,蒙蒙雪霧將杭峰裹住。

沒等雪霧落下,杭峰撞破雪霧滑出來,停在了展板前米的距離。

杭峰很滿意這個狀態。

降速所用的力度和犁挺滑出的距離,再加上雪霧飛揚的高度,以他的經驗,都在告訴他自己最後沖過終點線的速度還不錯。

希望能進1/4賽。

以自己目前的名望,如果進不了1/4,好像有點丟臉呢。

“杭峰!!”奧利從展板護欄的那邊走過來,一邊喊著一邊揮手。

杭峰也回應地揮手,視線掃過,沒有看見簡他們。

這也正常,從山上坐纜車下來不但要等時間門,整個行程差不多還要十分鐘,杭峰這邊估計到了休息室,喝完一杯水那邊都還沒有到。

杭峰迎上奧利,還沒等靠近,一名已經比完賽的選手從展板後面探出半個身體,熱情的對杭峰說道:“嘿,杭峰你進1/4了。”

杭峰果斷停下腳步,看向對方:“我現在排名多少?”

對方說:“大概五六名這樣吧。”

杭峰點頭,當然是不太滿意,拿慣了冠軍,比賽排名驟然掉到五六名,壓力很大。

奧利這個時候走過來,聽見他的對話說:“只有五六名嗎?比賽還沒結束,那最後不是只有七八名這樣?”

杭峰點頭:“沒有滑好。”

奧利嘆氣:“是的,我以為你怎麽都要在更前面,最好前名。”

杭峰說:“到處都是障礙,滑起來很不順暢,看來我野雪的適應能力還是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