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四星野雪挑戰:資格賽(第4/4頁)

一大早上山的杭峰在冷風中逆風而行,在他身邊跟著杭陽、簡和阿拉法特。

太冷了。

四個人穿著最厚的羽絨服,所有的防風扣都系緊,衣鏈拉到了鼻尖,卻還是覺得冷風無處不在。

簡對阿拉法特說:“很冷吧?”

阿拉法特點頭:“確實。”

簡說:“山頂更冷,你該穿秋褲的。”

“秋褲?”

“對,華國的秋褲文化絕對是一個古老文明最智慧的結晶和傳承,別看只有薄薄一層,卻抵得上一套羽絨服。”

阿拉法特去看簡:“你穿了?”

“穿了。”

“我不信。”

“我真穿了。”

“你鼻涕都凍出來了。”

“……我臉上沒有穿秋褲!”

杭峰在旁邊聽的笑,問杭陽:“哥,你穿秋褲嗎?”

杭陽揚眉:“我當然穿了。”

杭峰有點驚訝,只有他這個出生的五千年古老傳承文明的人沒穿嗎?

秋褲的話題很無聊,但就是這麽無聊的聊了一路,簡看得出來年紀大了,所以對秋褲格外推崇。

阿拉法特的老管家很用心的記下,並且表示會盡快幫自家的先生找來一條秋褲。

杭峰搓了搓手,捂在凍僵的臉上,前方觀景台已經遙遙在望。

這條四星賽道雖然開發在大山裏,但很幸運這裏的山谷可以建設雪場,吸引了很多人來這裏開旅館做生意,不下雪的時候還有一條尚算寬敞的公路可以進山,所以設施設備都還算不錯。

島國的三星賽道都要選手自己爬山將近20分鐘,這裏卻有纜車直接送到賽道的出發點。

出發點位於山尖的一座平台。

這裏也是高山滑雪雪道的出發點。

米國人酷愛公園滑雪,歐洲人則更愛高山滑雪,瑞國作為傳統的雪上國家,他們其實保守老舊,認為用雙板進行的高山滑雪才是正統。

因而,這處雪場有三條高山滑雪道,一條坡度傾斜最大,幾乎筆直而下。兩條蜿蜒環繞,蛇形在雪山之上。

至於“FWT”開發的四星挑戰賽道,在這裏又被稱為“難度A1賽道”。以其中一條環形高山滑雪道為起點,環山一周半,大概在一公裏後出現岔路,通往一條山石矗立,樹木交織的復雜地形。同時將近20°的坡度,和一側的山崖,讓這段地形變得格外危險,且具有挑戰性。

如果將這裏稱為第二階段,那麽第二階段就是考點,這一段路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最終的名次。

第二階段的耗時大概在三分鐘左右,之後會以一個斜插入的方式,並入那條坡度極大,直線路線的高山滑雪道。

直到抵達終點。

單從口述上看,並不是多長的賽道,耗時大概也就五分鐘左右。

可它作為四星賽道,絕對是有著極高的難點存在,而這種難度,沒有親自滑上去,很難體會。

在纜車即將進入纜車站時,杭峰看見平日裏都封鎖的賽道打開了,裏面有工作人員在走動,賽道兩側遍布藍旗,在更外圍的地方還拉了警戒線,後面就是斷崖,摔下去不死半條命也沒了。

沒有安防護網。

也不可能安裝。

在死神的刀尖上跳舞,給觀眾和選手一種致命危險的感覺,才是極限運動的魅力。

纜車進了站,杭峰他們從纜車裏下來,觀景台前已經站滿了人。

這裏畢竟不是常規世界大賽的舉辦地,也就缺少看台,與平日裏最大的差別就是在觀景台上插上些彩旗,再在各個進出要道立上贊助商的廣告展板。

論資源,“FWT”肯定是不如“X-games”,來這裏的選手都是被星級制度吸引,猶如一個個重度沉迷的“玩家”,酷愛這個升級打怪的過程。

觀景台一共三層,外觀上看像個銀色的雙層飛碟,最下面一層有一半埋在山裏,進入裏面是則是一個“凹形”空間,凹陷的部分用於進出纜車,再用鐵架圍上,選手和觀眾就可以遊走的外圈,觀看比賽。

選手休息室在負一樓,這裏是個全封閉的空間,雖然沒有暖氣,但人多了也不會太冷,賽道組也送了十多個烤爐進來,樓上樓下的溫度差距超出20度。

杭峰一群人才上去不久,就聽見工作人員在大聲叫著:“觀景台超員了,除了要比賽的選手不要再放人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