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高科技助力(第2/5頁)

沒想到,還真有人做出來了。

一個彎道接一個彎道的在眼前出現,杭峰克制自己身體變動,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蛋糕塔”路段。

杭峰還以為和之前一樣,就像在看一段第一視角的動畫,突然前方地面出現一道紅色線標,在彎道上畫出一個弧線,從3號道進,接近2號道出來。

杭峰愣了一下,瞬間門明白這條紅線代表了什麽。

科學運動學現在在華國正大力蓬勃地發展,清北等國家超一流學府都出現了這門學科,各大體育院校更是有專業的學習和研究團隊,對不同的運動項目,以及運動員自身的條件,進行各種數據采集和科學規劃。

國家隊的隊員往往是第一批的受益者。

確實非常大地提高了華國運動員的成績。

不過那只是常見的體育項目,像滑板速降這類連常規賽都沒有的新興體育,不會有團隊花費精力研究。

而且不僅僅是國內,據說在國外也幾乎沒有這類型的研究,可以說今天杭峰看的這個VR,是用科學的方法去解讀滑板速降運動的頭一份。

原本還糾結在自己身體總是跟著賽道左搖右晃的杭峰,很快就再也顧不上關注這些了。

他專注在賽道的紅色路線上,時不時地看一眼畫面左側的實時速度和總時間門,心臟突突的跳,血液直沖腦門。

“蛋糕塔”路段出來,理論上可以滑到60邁嗎?

路線和自己習慣的似乎一樣,又有些微弱的不同,但就是這麽一點不同,就會帶來將近10邁的提升?

再往後看。

紅線一直延綿到視線的盡頭,每一次的彎道都有所不同,有的和自己的習慣只有微弱的差距,有的卻完全相反。

往往這種相反的,小角度進大角度出的路線,都是因為賽道比起其他階段都要寬敞幾分。

杭峰作為職業選手,自然能夠明白這個選擇的優勢。

新世界的大門,在他眼前轟然打開,他看的更加投入,如癡如醉。

杭峰搖搖晃晃的模樣確實很好笑,但在阿拉法特說明了杭峰正在幹什麽後,威爾遜的哈喇子都快流下來了。

簡和威爾遜的教練更是滿臉驚喜。

簡不解地問:“為什麽要這麽做?這可是你的優勢。”

阿拉法特笑了:“就像你說的,我的技巧不好。”

簡說的雖然是實話,但是當阿拉法特提供了這樣的幫助,再度提及這句話後,老臉也免不了一紅。

阿拉法特說:“我只是愛好者,愛好變成了工作,就不再是愛好。我喜歡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去享受生活,這次的比賽讓我很疲憊,一開始我就不應該答應。

如果能夠因此幫助到杭峰,我會很高興。”

簡點頭,放下酒杯,起身和阿拉法特握了一下手:“謝謝你,時代在變化,我的經驗已經不足以應付當前的賽場,科學的手段確實可以很好地解決杭峰眼下的困境。”

威爾遜的教練唏噓:“老了老了,科學的手段一出,就感覺老了。”

簡坐回原處,卻又說道:“科學可以讓人起飛,但人類是活在地面的生命,在基礎和大框架上,我們還是能夠發揮作用的。”

威爾遜的教練想了想,點頭:“一名優秀運動員的背後,絕對不只有一個教練,多方面的培養和運動員自身的能力,才是關鍵啊。”

簡和這位教練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在了一起。

威爾遜搓手看著阿拉法特:“一會兒我可以試試嗎?”

阿拉法特說:“當然。”

時間門一分一秒地過去,杭峰到最後已經完全沉醉在VR畫面裏。

他的腦袋不自覺地擺動,偶爾還左搖右晃,脊背不知道什麽時候都離開了靠椅,有時候挺直,有時候又像是在壓風一樣彎下去。

沒有誰覺得他好笑,反而這種全身心的投入讓人覺得舒服。

運動員就應該有這種專心致志,只為成績的態度。一場運動下來,誰不是滿身大汗,誰不是氣喘籲籲,拼盡全力的賽場,累到脫力躺倒在終點線後的運動員比比皆是。

大概20分鐘左右,杭峰摘下了VR眼鏡,一臉震撼地看著阿拉法特,眼眸光霞迸發。

“完了?”威爾遜跳起來,“輪到我了。”

杭峰將VR眼鏡遞給威爾遜,離開座位愣愣地坐回沙發上,他需要一點時間門消化吸收。

18分30秒就可以滑完這條賽道?!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最快速度,人力很難達到,不過杭峰還是很激動,他只看了一遍就清楚地知道,打破默林22分42秒的記錄,完全有可能!

回過神來,杭峰真誠的對阿拉法特說:“謝謝,我不知道怎麽說,但真的非常謝謝你,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的成績一定會有更大的提升。”

阿拉法特笑了:“你可以隨便看,不過記得你答應我的,到時候一起去玩滑雪和沖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