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挑戰高難度一周轉體(第4/6頁)

不過此刻完全被海水打濕的金發不復精神,就連抱著滑板的姿勢都透著一股疲倦。

所有人都很累,今天的浪比平時的訓練要難太多,他們四個人還連續比了四場,上了將近五十次的浪。

體力再好也有個極限。

終於,路易上浪了。

翻身上板。

蹲。

再緩緩站起來。

浪湧從腳下湧出,將他一點點托高,他的身體來回搖晃尋找平衡,開始他在決賽場上的第六浪。

在這個過程裏,他從杭峰眼裏一點點消失,直至再看不見。

從這個角度,場上的選手看不見對手的表現,所以直到現在他們都不知道杭峰只完成了一個浪。

杭峰覺得這樣挺好。

免得被人用奇怪的眼光看著。

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節奏,不需要他的對手指指點點。

等待著。

路易之後,是杭峰前面的選手也上了浪。

這個時候,排在杭峰身後的選手也過來了。杭峰回頭看了一眼,雖然隔得有點遠,杭峰還是清楚看見了對方慘白的臉色和青黑的嘴。

似乎累的比他還要狠啊。

收回目光,靜下心來。

等待心儀的浪。

他告訴自己,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有耐心。

沖浪賽場上,沒有一分的等待是多余的,不同的浪對應著可以完成的不同技巧,在連續嘗試的過程裏,他雖然不斷失敗,卻還是找到了一定的規律。

來了!

就是它!

當新一輪的浪湧出現,將杭峰的身體快速托高的時候,杭峰幹脆利落地翻身上板。

於是沖浪板帶著他往前沖,杭峰一邊保持著平衡,一邊緩緩站了起來。

起身的過程很順利,熟悉的顛簸感也在腳下出現,這代表浪尖正在形成,強烈的氣泡正翻湧著撞擊他的板底。

要是做弧形旋,或者是8字旋,杭峰可以控制沖浪板往下滑一點,最好是位於浪的3/4高度,才方便他做動作。

可是做“轉體一周”不行,他必須應對所有的氣泡撞擊,讓自己始終保持在浪尖上。

光是穩定自己的位置就很難。

杭峰是個有實力,也很聰明的人,他非常善於用身體去體驗,然後用大腦去總結。

要說體育運動只需要肌肉那就大錯特錯,優秀的運動員他們通常善於思考,或許學習不是很好,可沒有一個是傻子。

在過去接連的失敗中,杭峰已經找到了更多的關鍵點和訣竅。

他用眼睛觀察,用大腦判斷,最後用身體去完美執行。

站在浪尖上。

沖擊力很大,但沒關系,他的平衡感更強,足以控制。

接著,他開始有節奏的雙腿發力,按壓沖浪板,小幅度地跳動。

不是往前跳,而是上下跳。

也只有這個動作才能讓他和沖浪板脫離水的粘性,也只有在無阻的半空中,他才能完成帶板一周的轉體。

這真的很難。

杭峰可以在U型池上完成四周半,卻在沖浪賽場上連一周的轉體都很難完成。

不僅僅是海浪的搖晃力度太大,更重要的是腳底和沖浪板沒有連接的部分,他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帶板的一周轉體,就需要更加精準和復雜的控制。

“踏踏踏踏!”

浪板被按壓的頻率非常的快,海浪被板底拍的啪啪作響,即便是奔騰的大浪和獵獵的風聲都無法遮蓋這急促的聲音。

但很快,聲音又變成了“踏·踏·踏·踏”。

在杭峰持續用力的過程,彈起的高度也在逐漸增加,發出的碰撞聲也自然在不斷拉長。

跳的高了,落下去的平衡就變得越發難找。

同時杭峰還得留心關注身後追來的浪花,必須要在被浪花追上前完成動作。

終於,在杭峰持續不斷的控制下,腳下傳來的聲音變成了“踏……踏……踏……踏”。

高度也達到了理想的程度。

杭峰越發的冷靜。

不能再失敗了。

拖得越久,他的體力就越差,成功率就越低。

這次實在不行,說什麽都要先把分拿下。

所以,最後的一次嘗試,說什麽都要成功啊!

心口流淌出濃稠燙熱如熔漿一般的血液,強勁地渠動著四肢百骸,腎上激素的飆升,讓他的身體裏湧出了更多的力量。

這一瞬間,他感覺不到疲倦,也看不見四周的一切景色,只要腳下,只有自己。

吸入一口氣。

憋住。

同時雙腿最後一次大力的往下壓。

比之前更大力,也多了些旋轉的扭矩力。

是的,他在往下壓的時候,就已經在為轉體動作送力了,而不是大家以為的是在彈起來的瞬間用力。

那樣根本不可能成功,腳底和沖浪板無法連接,如果彈起來的時候才往裏面送力,一起向上的時候力量無法完全傳遞,旋轉的力度根本不夠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