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第6/7頁)

“你以為X-games缺錢?能捧一雙他們就不會只捧一個。”這麽說完,簡一臉好奇地笑,“斯籃搏這個運動挺有趣的,直接去除掉了漫長的運球和傳遞,上演各種大灌籃,歐米人特別吃這種暴力的一套,一個華國隊伍地崛起,我有空了還真要去研究一下。”

因為心態的放松,杭峰和簡一邊等著比賽,一邊聊了很多,就算輪到杭峰上場,他也一臉輕松。

走出選手休息室,在他身後墻壁上掛著的積分榜上,杭峰的名字還高高地掛在第一位。

沒有什麽可以阻止他以“種子”的身份進入正式比賽。

從選手休息室到出發點短短的路程,杭峰清楚看見下午的觀眾比上午多了太多。

很多人即便沒有進場觀看比賽的機會,還是圍在賽場的外面,而且年輕人非常多。

媒體宣傳的力量非常大,也因為杭峰,這次的比賽,吸引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這也是華國極限運動的一次突破。

擔任志願者的東哥對杭峰擠眉弄眼地笑,雖然不方便上前,還是給了他一個大拇指。

路過觀眾席,上午為他加油的觀眾依舊熱情,甚至更熱情地喊著:“杭峰下午也加油!”“沒有壓力,隨便搞!”“第一!”

從觀眾席走過,身邊安靜了下來。

看著前方不遠的出發點,杭峰想起上午搶道的事,留了一個心眼。

卻發現自己一直走在前面,一直到他走到龍門下,都沒有人上前搶他的道。

杭峰還驚訝地左右看了一眼。

有意無意地,杭峰還站在上午的4號道位置上,但左右一看過去,卻發現自己左右兩邊都有兩個人,他明顯是在3號位。

滑板速降不可能畫賽道,賽道只是為了更好地區分選手,通常是以最靠近出發點裁判一邊的為一號道,然後按照選手的順序一路數過去。

杭峰明明站的是上午出發的位置,可他卻變成了3號道。

這種現象杭峰很清楚代表了什麽。

這是一場儼然以他為核心的比賽小組,他已經被同組選手視為“領航者”。

不是不想贏他,而是全部采取了“跟隨”,再伺機超越的戰術,也算是默認了他的實力。

競速賽場都是如此。

跟著更優秀的選手比賽,會獲得更好的成績是常識。

只不過就連原田丁次和哈利這兩個老選手,都默認了杭峰“領航者”身份,杭峰就有點沒有想到了。

甚至,杭峰在打量這個意外站位的時候,目光和原田丁次對上,對方還對他友善地笑了一下。

目光的接觸,往往是結識的開始。

緊接著原田丁次就伸出了手,笑道:“這個賽道很難,但你滑的很好。”

杭峰愣了一下後,握上那只手:“謝謝,作為東道主選手,我本就應該更熟悉這個賽道。”

原田丁次搖頭:“但技術也是一部分,我研究了你最後一個彎道的處理,非常的精準和優秀,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杭峰看出原田丁次的真誠。

老實說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以及這一路過來接觸到的人,杭峰的對島國選手的印象整體不佳。

但原田丁次卻給他一種真正的謙遜誠實感,他甚至說完話後,蹲下身去嘗試重復杭峰的動作,繼而起來的時候訕訕笑道:“所以這個動作太棒了,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接下來的比賽我會努力,嘗試超越你。”

這種堂堂正正的挑戰不但不會讓人覺得他自大,反而會給人一種自己被尊敬的感覺。

哈利等人在一旁聽著,似乎也想加入話題,卻被裁判提醒,準備比賽。

杭峰還是第一次比賽比出了一種“祥和感”。

所以,運動員的成績才是根本。

而無法被超越,碾壓一般的成績,會打破所有的隔閡,得到對手的敬佩。

出發後,並不是沒有人來搶杭峰的道,賽外的謙虛,賽場上的認真,才是對比賽最大尊重。

但沒有聯手封鎖杭峰路線的情況發生,既是因為大家沒必要這麽做,也是因為杭峰本身實力就很強,即便初期沒有什麽優勢,但一旦開始過彎,杭峰的技巧就開始發揮作用。

他總是能在過彎的時候抓住機會,再憑借自己優秀的控板技術,逐漸滑到第一位。

然後就是一場教科書似的領滑。

這一次緊跟著杭峰的人是原田丁次。

跟著一名優秀的選手,觀察他對路線的處理,他轉彎的時候自己也轉彎,他起身的時候自己也起身,很容易會讓人忘記速度帶來的壓力。

對於速度,每個人都有閾值。

滑板速專業選手的閾值即便高,也有一個極限,7、80邁的過彎,這是他們能夠完全掌控的速度,也是他們的舒適區,訓練的時候不知不覺的就會維持這個速度,所以在賽場上通常會很容易就回到舒適區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