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超級U型池決賽(上)(第4/6頁)

杭峰說:“我會繼續努力,您放心。”

他們分開,杭峰走到了巴蒙德身邊。

巴蒙德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和杭峰在一起,他喊簡叫“老師”。

巴蒙德從17歲出現在世界大賽的賽場上,他花了三年的時間去刷裁判的印象分,再加上養傷一年,這四年的時間,他的比賽風格一直得不到主流裁判的認可,大部分時間連決賽都無法進入。

直到他21歲嘗試超級U型池,在最後一跳完成了五周的技巧動作,讓他一舉進入到具備爭奪金牌的隊列裏。

但那個時候並不止有巴蒙德完成五周,還有另外兩名選手也做了五周,而且他們的動作相對緊湊,在常規賽場更容易得到高分,已經被忽略習慣的巴蒙德都做到了只拿個銅牌的準備。但那次的主裁判卻是簡,簡給了他金牌。

在那之後的賽外采訪和花絮裏,簡對著鏡頭說:“對,沒錯,我就是喜歡巴蒙德,他的動作讓我想起了東方的水墨山水畫,執行的過程有著讓人驚艷的留白,而他每一次臨到落地前才完成的動作,更是有著極其強烈的個人風格。

嘿,兄弟,這是什麽比賽?是X-games啊!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審美標準!還有誰比巴蒙德更獨特,更合適嗎?”

就因為這句“X-games”應該有自己的審美標準,導致了巴蒙德地崛起,蟬聯了五年的超級U型池國王。

簡是巴蒙德的“伯樂”,巴蒙德尊敬地稱呼他為老師,雖然他們並不熟。

巴蒙德微笑地帶著杭峰走進賽場,為了照顧杭峰的外語水平,他說話很慢很輕,就像他的個人風格一樣有種獨特的溫柔。

“我17歲的時候還只能做四周,21歲為了能夠在賽場上完成四周半,腳腕受傷停賽一年,22歲傷愈復出,我完成了五周半。每個動作解鎖都很玄妙,有時候是感覺到了突然就會了,有時候卻要付出很多。

教練告訴我這叫做竹的規則。

竹子在前三年,每年只長高三厘米,第三年後每年卻能長高三十厘米,是因為它用三年的時間去生長根系。

根基最重要。

你已經有了近乎於完美的四周根基,進入五周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千萬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要受傷。”

杭峰點頭:“謝謝您,我也是這樣想,今天如果能夠完成四周半外刃轉內刃就最好,不能我也要將所有的四周都拿出來。”

“你的四周比我還要穩。”巴蒙德想了想這樣說,“我的外刃900接內刃540成功率只有50%,好在裁判們並不清楚。”

杭峰笑了。一個小秘密的分享,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他們來到賽場,直接就站在了出發台前了,隨意地聊著,又活動了一下身體,很快第三輪的比賽開始。

第一個上場的選手現在排名第八,89.00分,並不比杭峰高太多,他在第二輪完成過一個五周。

裁判沒給他90以上分數的原因是五周的難度太低,他只做了一個外刃的連續轉體,所以光沖周數沒有用,解鎖更高難度的動作才會得到裁判的認可。

這一次,第一個上場的選手,他依舊試圖去沖一個有難度的五周,大概是太緊張了,注意力都集中在最後一跳,結果第五跳和第六跳做了兩個人完全是一模一樣的四周動作。

“哦豁。”有人發出類似於幸災樂禍的聲音。

一輪比賽上出現一模一樣的動作,哪怕那之後做的再好,也拿不到高分。

一號選手顯然也意識到自己出錯,慌亂之下最後一跳也沒有發揮好,最後落地的時候一屁。股坐在地上,當真是個大滑滑梯,一出溜滑到池底深處,他沮喪地苦笑著,慢慢離開了賽場。

然後就輪到了巴蒙德。

“X-games”在最初的時候就是以比賽現場的解說為節目核心而成立,九幾年的互聯網還沒有,就連電視的畫面也差,觀眾更喜歡去現場看比賽,是那個年代的主要休閑方式。

“X-games”刺激的賽場非常受到觀眾的喜愛,賽場的氛圍很過癮,一方面的比賽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解說。

此次比賽的兩名男性解說員就站在U型池的中心高台上,觀眾一眼可以看見的地方,激情地解說著這場比賽。

其中一名解說員還在說著1號選手的失誤,另外一名解說尖叫起來:“哦!看誰來了!看出發點的地方,我們的巴蒙德國王又露面!”

“我看見了!是的!他就在哪裏!每一次他的出現,都伴隨著掌聲和尖叫,讓賽場閃亮!男生女生每一個人,你們的尖叫在哪裏!!!”

“啊————————”

觀眾很給面子的發出尖叫聲。

巴蒙德拍拍杭峰的肩膀,“加油。”

杭峰點頭。

巴蒙德在第一輪拿到94.80分,第二輪拿到95.10分,目前排在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