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路遇明星?(第4/6頁)

杭峰進了母嬰室後對老杭同志說:“剛剛那個人好像有點眼熟啊,好像不久前才在哪裏看過。”

“你別說,我也是。”老杭同志竟然也點頭,“我也有點眼熟。”

“N市的?”

“可能是,那衣服適合在N市穿。”

“哦。”

話題到這裏就結束了,一個陌生人實在沒什麽好聊的,父子兩換了衣服後,與等待他們的接機人員一同離開機場,一個車開到了雪場。

島國的北島是世界著名的滑雪勝地,這裏的雪松軟,有著像海綿一樣的結構,被譽為世界最好品質的粉雪之一,尤其適合滑野雪。

這裏的雪資源被很多資本爭搶,足有21家雪場遍布在山脈腳下,還有無數的溫泉酒店和雪上樂園。

這次舉辦“FWT”三星考核的雪場是由島國政府控股,擁有這座山脈最好的雪資源,其歷史悠久,足有百年。

三星賽道就那麽一條,但是每年夏季都會對賽道進行一些人為的改變設計,等到冬天來臨被白雪覆蓋,這裏就成了野雪愛好者的天堂。

除此以外,還有各種難度的高山滑雪道,遊客接待量長期爆滿。

杭峰他們抵達的時候,就看見賓館大廳裏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滑雪愛好者停留,單板、雙板都有,被他們背在背上,綁在行李箱上,以及放在腳邊。

有人才抵達正在辦理入住手續,有人則準備上山滑夜雪。

這樣的老雪場在設施設備上非常齊全,有人就愛滑夜雪,滿天星空下的疾行,別有一種滋味。

杭峰抵達賓館後,並沒有急著入住,而是在接機人員的引領下,先去往了位於賓館三樓的會議室。

門大開著,裏面一片漆黑,只有投影屏的畫面在閃動著,正對面像是教室一樣擺滿了桌椅,可以看見有兩個人坐在桌椅後面全神貫注地觀看。

杭峰對他父親點了一下頭,將行李留在門外,貼邊走進了會議室,找了張空椅就看了起來。

投影屏上播放的是一個賽道的道況,雖然是用島國語言進行解說,但通過鏡頭的詳細展示,可以看出賽道上各個障礙的分布點,包括距離、高度、坡度等數據也都會用國際通用文字展示出來。

從坡頂到坡底全長只有1.6公裏,但賽道格外險峻,平均坡度達到了13°以上,個別區域甚至有30°,還有嶙峋的山石和人工安置的雪包,難度不比白山雪場差,這般看來,白山賽道應該也能評上三星。

對!這就是杭峰這次要挑戰的三星賽道!!

“野雪極限運動”的規矩就是只能比賽當天才能試滑賽道,沒有適應幾十幾百次賽道這麽一說。

因而在正式上場前,選手對賽道的熟悉程度只能依靠視頻和文字信息,自己腦內構圖,判斷以及規劃出更適合自己的路線。

所以這個廳裏的視頻是循環播放的,一共只有十分鐘的內容,但想要記牢所有信息,並且找到最合適的路線,就需要反復觀看。

後天就是考試,杭峰來的已經算是晚的了。

他沒有一二星的資格,只能依靠國際雪聯的推薦,才能直接參加三星考核,這對直接沖難度的杭峰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不得不在抵達考核點的第一時間,就來學習。

杭峰學習研究的時候,沒注意本來一直等在門口的老杭被人叫走,一直到半個小時後才回來。

這期間,杭峰已經看了四遍視頻了,腦內設計出了七八個路線,但始終無法確定哪個才是“最優賽道”。

這一刻,他無比懷念唐雋。

“杭峰。”老杭同志探頭進來,“走了,先回房間。”

杭峰苦惱地起身,走了出去。

老杭站在兩個行李箱中間問他:“感覺怎麽樣?”

“不是很好,第一次參加星級考試,我有點找不到節奏。”

老杭笑著說:“找不到就找不到,你現在該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回到房間裏休息一下,吃過晚飯後上山滑夜雪找雪感,這裏的雪可和國內不一樣,顆粒雪和粉雪的腳感差距很大,包括空氣濕度和海拔高度都需要提前適應。而且你基礎很好,與其去糾結賽道的問題紙上談兵,還不如用身體去判斷。”

杭峰已經走出了幾步,聽完轉頭笑道:“這建議相當中肯啊?您不是過來只當監護人的嗎?”

老杭哽咽了一下,有點兒心虛地說:“好歹是個教練,基本點總是不變的。”

“是嗎?”杭峰疑惑地說著。

因為父母都是國家特級教練,有自己的訓練理念和技巧,他們兩口子很少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上教導兒子。

專業人士更明白外行人的指手畫腳能有多“致命”。

這次杭峰出國本來應該他母親陪著,但隊裏重新開始訓練,雪季還有一些零星的比賽要舉行,所以實在抽不出空的情況下只能由老杭同志陪著兒子出來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