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極限野雪挑戰賽(二)(第2/6頁)

但就是挺開心的。

看見小孩兒滑的這麽好,比自己滑好了還開心。

杭峰還在繼續比賽。

當速度上來後,能夠明顯感覺到繞開障礙物是不劃算的,太耽擱時間了,還有可能在繞開障礙的時候減速。

那麽飛躍障礙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杭峰也不敢分心,專注將腦內的地圖“覆蓋”在現實的賽道上,哪裏可以飛,哪裏必須繞,他努力全神貫注地去做。

只是……無法避免的,視線會往左邊移。

那裏有條道,到現在還是完整的,沒有滑雪板造訪過的痕跡。

在杭峰看過去的時候,正好有一塊巨石埋在雪底,光是露出的部分就將近四米高,再加上下方驟然陡峭的坡度,垂直落差最起碼有五米,而且兩側狹窄,還時不時的有山石裸露。

也就是這塊巨石,猶如“攔路虎”一樣,擋住了所有人的對這條路的試探。

但杭峰知道,這條路是可行的。

看似純天然的猶如賽道屏障一樣的區域,其實有著很多人工的手筆,無論是在唐雋的筆下,還是在杭峰的眼裏,這都是一條賽道。

只不過更難,更危險,但也幾乎完全直線的“快通車”。

這樣的賽道,恐怕要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才能正式在比賽裏滑吧?

如果可以,他不打算挑戰那條賽道,他如今在主賽道上的感覺還不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沒理由去嘗試新的賽道,一旦出現失誤,就會影響他的最後成績。

在又一個雪包出現時,杭峰這一瞬的分神,影響了他的判斷,本來想要繞過這個雪包的計劃,因為分神,導致他一只腳要往雪包上滑,另外一只腳卻要繞過去,身體被分裂成兩半的結果就是他騎著雪包的邊緣滑出,失衡地飛出一小截,落地的時候差點兒摔倒。

雙腿用力,腰板一挺,脖上的青筋都繃了出來。

終於在最後一刻,勉強穩住身體沒有摔。

但也速度驟然慢了下來。

害!

怪自己,這麽復雜的賽道也能分神!

活該!

“走吧。”看到這裏,南村直人再一次地催促荒冶誠,“馬上會有一場暴風雪,如果現在不回去,我們或許就要等到暴風雪停。”

荒冶誠沒有回答,他只是看著電視直播裏那個重新找回平衡,並且努力追回速度的少年蹙眉。

南村直人看著畫面裏的人,眼底閃過一抹輕蔑,嘴裏卻說:“他是一個很出色的運動員,他們告訴我,他才在不久前拿到了這個國家的U18組U型池冠軍。聽說這是他第一次滑野雪,他只是需要時間適應。”

荒冶誠沒有看見師兄眼底的光,順著他的語氣說:“一個未成年組的全國冠軍很厲害嗎?未成年組的世界冠軍我都不看在眼裏,成年組的賽場可沒有他想的那麽簡單。”

南村直人說:“年輕人,成長的很快,下一場比賽他會更好。”

“只是對比他的年齡段,和這個國家的平均水準,我可是四星。”

南村直人說:“還是不要大意啊,除了他,思密達的樸樹桑也很厲害,還有他們的極限運動員,都有著挑戰這個賽道並且拿到好成績的機會。”說完,南村直人微微低頭,在荒冶誠的耳邊小聲說,“我發現這個賽道還有一條隱藏賽道……”

不多時,杭峰終於滑出了障礙區,進入到雪場的道內路線。

道內路線就是被圈定好的安全賽道,遊客和常規賽裏的選手,滑的都是被犁壓過的雪道,沒有明顯的坑洞,整體很平,雪面緊實,這樣的路面會降低與雪板的摩擦,滑出最快的速度。

不過野雪挑戰賽,沒有野雪還滑什麽賽,所以這裏的道內賽道在比賽前兩天鋪了一層厚厚的人工雪,也沒有用壓雪機壓過,在經過的一天的比賽後,賽道坑坑窪窪,有些地方凹陷下去的程度一點都不比人為設計的障礙難度低。

而這些,是在地圖上沒有標注的,隨機形成的障礙,也算是野雪的魅力之一。

杭峰沒有腦內的建圖對比,就滑的專心無比,速度始終沒有起來,維持在4~50邁左右,一直到滑完了兩公裏左右的路程,終於賽道再一次與常規賽道重合。

這裏昨天還有遊客滑雪,地面的雪也是犁壓過的硬雪。

前路一片平坦。

杭峰長出一口氣,壓下身體。

加速!

3.2公裏的賽道絕對是中規中矩滑了這麽多年雪的杭峰,遇見的最難滑的賽道。

最後的速度甚至沒有沖上70邁。

但一點不妨礙杭峰的興奮和熱血值。

挑戰速度讓人亢奮,挑戰難度也同樣讓人有著無法比擬的成就感。

他渾身發燙地停在終點線後面,回頭去看,依舊意猶未盡。

沒有滑過野雪很難想象征服一片原始雪山的快樂,時間因此停駐,唯有自己與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