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被邀請參加極限賽(第4/6頁)

已經舉辦了22年的野雪極限賽,有著自己明確的星級制度,以及對賽道和選手標準的制定。

顯然這位雲頂樂園的老板和華國極限運動協會,都很有自己的目的。

一方面想要將賽道加入“FWT”,獲得高星級的評判標準,擁有華國自己的高星級野雪極限賽道,二來自然也是想要借助這次的比賽打造聲勢,既推廣了極限運動,又打出了白山雲頂樂園的名氣,多方合作共贏。

王會長的原話:“我們希望能夠打造自己的高星級賽場,不是我們的選手出去考級,而是國外的選手來參加我們的考試。推廣極限運動不是一蹴而就,國內的常規賽場已經擠滿了所有的渠道,所以經過商議,我們應該優先和國際接軌,打造自己的優秀運動員和賽場,再在國內推廣。

嗯……就像你一樣,讓你火了的短視頻我們還專門做過研究,這或許是唯一打開當前極限運動局面的辦法。

一個新勢力的出現,需要發出獨特的聲音,固然從無到有的過程或許艱難,但總需要人去做。

我邀請了國家單板滑雪隊的運動員,他們來了。

現在也邀請你,作為我們極限運動最年輕最優秀的運動員參賽。

這裏沒有職業區分,沒有年齡區分,只有技術和膽量,答應我,盡管去做你自己。”

杭峰盯著手機裏的地圖很久,他試圖記下一些復雜的區域。

如果大家都只憑借手裏這張圖去比賽,誰對這張圖研究的最透徹,記得最深刻,那麽就搶占了先機。

地圖分為平面圖和立體圖兩種。

都由無人機拍攝。

平面圖是從上往下的俯覽,可以看見整個賽道的情況,賽道整體裏說並不難,雪包最多,障礙比較亂,其實更適合雙板滑雪運動員發揮。

路線也不止一條,除了平面圖上的整個俯覽賽道,其實在賽道內部遍布各種最優路線,只要選手能進去,就能縮短時間。

可惜在急速滑行下,並不是你想要去那條道就能去,包括同組競賽的選手,都會是你的障礙,進而被迫選擇更遠的道。

杭峰研究完平面圖,就去看立體圖。

感覺就有點像在玩一款滑雪遊戲了,你的視角可以在整個賽道上暢遊,也可以從出發點模擬自己的正在這條雪道上滑行,有時候可以看見前面的障礙,有時候卻看不見。可能到了地方才發現這裏是一處大飛包,速度控制不及的情況下,就是直接飛出去。

“喔噢。”鄭曄瑜在旁邊看著,“我感覺到極限運動的特色,這地方很危險吧?如果不繞過去,下面就是一個樹樁,如果速度不慢下來,你怎麽拐彎?”

杭峰點頭,但他卻在問唐雋:“你能算出來嗎?理論上要多快的速度我才可能從樹樁上飛過去?”

唐雋看他一眼,拿出紙筆在筆記本上畫了兩筆答案就出來了。

“65邁就可以了,不過考慮到風速等問題,最好還是在70邁以上。”

“臥槽。”鄭曄瑜瞠目結舌,“怎麽算出來的?”

“初中的知識很難嗎?”杭峰說這話的時候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得意,“我都算的出來,就是慢一點,你可是三中的學生。”

“……”很好,被侮辱到了。

杭峰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繼而搖頭:“這裏不可能到70邁,做不到的。”

唐雋也在平板電腦上看立體圖,他縮成平面圖,又打開立體圖,最後猛地擡頭:“去勘察現場吧。”

“走。”說著杭峰就站起來身。

說去就去,既然要認真的比賽,就要做好各種賽前的準備。

誰說運動員只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只靠肌肉活著?別說現在運動學的碩士博士早就開始進入到職業運動員的生活,就說這次野雪比賽,復雜的地形反而給了杭峰一種“有文章可做”的感覺。

運動和科學,滑雪和數學,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為這次的比賽創造更多優勢。

雲頂樂園的遊客很多,這兩天又在搞滑雪嘉年華的活動,晚上有表演,還有酒吧活動,都下午了還有很多的遊客往山上走。

好在杭峰他們是參賽的運動員,告知工作人員他們要去勘察現場後,工作人員直接就放側面的小門讓他們進去,擠上了最近的一輛纜車。

纜車很大,六分鐘一班,每次可以容納100個人乘坐,纜車沒有座位,但頭頂上遍布扶手,站在窗戶邊就可以看見外面的景象。

很美。

這是南方人無法想象的美。

纜車徐徐上行,眼前便是漫天白雪,一片銀裝素裹,雪山連綿起伏,猶如白色巨龍仰天長嘯。

突然間,纜車裏響起一片驚嘆聲。

就見遠處一片山澗白茫茫的雲霧烘托出一團紅彤彤的圓球,驟然間霞光萬道,群峰盡染,猶如天門大開,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