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極限運動員該有的血性(第2/4頁)

大家被他的語氣逗笑。

“哈,對哦,你還在讀書,高中是吧?高三可是個坎兒。”

“可惜滑板速降沒有職業隊,不然你走職業,出了成績還是可以直接特招進體院。”

“還是別了吧,讀書好就好好讀書,滑板速降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發展起來。”

“別說世界冠軍,全國冠軍也不好拿啊,這次就好好感受比賽,以後這個項目就靠你。”

“對,才讀高中,多大?16?這麽小?那最起碼還能滑個十年,十年以後說不定就不一樣。”

說話間,比賽已經開始。

貼著“1號”的選手率先出發,看台上安安靜靜的,加上工作人員一共也就3、40個人,很多人甚至忙著拍照聊天,都不知道比賽開始。

一個運動項目是否有發展潛力,資本不會去了解你的文化,也不會在意選手們付出了多少,他們只要看見觀眾是否多,是否熱情就夠了。

這種場面讓正談論的一群人都冷了下來,杭峰已經好一會兒沒聽見他們說話了。

有人受不了這氣氛,幹脆起身:“我去活動一下。”

“我也去。”

“一起。”

東哥叫著杭峰:“去動動。”

杭峰點頭,起了身。

觀眾區和選手休息區就擺放在空地上的凳子,甚至沒有靠背,就是那種圓的不銹鋼凳子,因為運送方便。

也就大賽組那邊擺了一張椅子,然後用塑料的成本不過9.9買一送一的警戒繩區分不同的區域。

質量太差,已經有塑料繩被扯斷,落在地上,混著泥土被踩了不知道多少腳印。

杭峰參加過很多比賽,確實這次的比賽,是他參加過的全國專業組比賽最簡陋的一次。

他活動身體的時候,甚至看見一些覺得無聊而離開的觀眾。

這些觀眾大多是因為元旦假期出來旅行,路過這裏看個熱鬧,然後發現沒有什麽熱鬧可看,又起身離開。

就連唐雋也跑到樹蔭下面看手機去了。

就……一點兒不失望,和他想的一樣。

滑板速降就是這樣。

一個新運動的誕生,就是這麽安靜無聲,然後在它逐漸茁壯後,才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

滑雪是這樣,沖浪也是如此,他的父母都曾經從一片鴉雀無聲中走過,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終有了今天的成就,路也未到盡頭。

杭峰堅持活動了半個小時,再回去的時候,就連選手區裏也沒什麽人了。

他待著無聊,去找唐雋聊了一會兒,又在附近看看風景,再活動一下,兩個小時熬的很慢,太陽都掛在頭頂上,透著幾分毒辣的時候,趙哥才尋過來,遠遠地喊:“杭峰,準備了,現在叫到16號了。”

16號到21號,順利也要半個多小時,杭峰揉著眼淚從褲兜裏拿出耳機戴上,開始播放音樂調動情緒。

滑板速降需要興奮,也需要冷靜,非常有經驗的他,很清楚要怎麽調整狀態。

聽到一半,肩膀被拍了一下,轉頭去看,是已經比完賽再回來的東哥。

杭峰摘下耳機聽他說:“滑完就可以先回賓館,我還是想上來看看你,在聽音樂嗎?”

杭峰把耳機遞給東哥,這是一首節奏感恰到好處的音樂,杭峰的音樂夾裏收藏了三十首幾乎節奏感完全一致的音樂,這是他父母為他精挑細選的“戰曲”,這大概是有作為教練的父母的優勢吧。

但這個音樂在東哥聽起來,卻有點快了。

他聽的眉頭直跳:“這麽快啊?你別太興奮了,要注意安全,滑板速降是一個更拼冷靜和判斷的項目,你應該聽點舒緩的音樂。”

說完,東哥就拿出手機給杭峰分享音樂。

杭峰沒拒絕,但聽了卻不是自己的菜,這種舒緩的音樂他聽了只想睡覺,只能連連搖頭:“不行,要打哈欠了,我還是聽自己的吧。”

“不行,你聽那個太快了,聽我的聽我的。”東哥卻堅持著,要讓杭峰聽他的。

杭峰說:“東哥,我有比賽經驗,有自己的節奏,這個就很適合我。”

東哥的臉色眼看著就不好了,一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眼神看著杭峰,隱怒:“那隨便你吧。”

東哥拿著手機走了,杭峰也顧不上他的情緒,戴上耳機繼續聽,可惜就聽了一首曲子,就被趙哥招手叫過去:“下個輪到你,這裏等吧,很快。”

“手機給我給你拿個。”剛剛還在看書的唐雋走過來,將杭峰的手機要了過去,“怎麽樣?”

“還行,進選拔賽應該沒問題。”

趙哥說:“目標高一點,拿個種子,你有那個實力。”

終於,出發點裁判的對講機響了。

出發點的裁判對杭峰招手:“來。”

趙哥卻一副比他還緊張的樣子,跟著杭峰往前走,說:“沒問題的,你有那個實力,你也不缺比賽經驗,場地現在也熟悉了,進彎道的時候注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