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王建傑會長(第2/5頁)

說完,王建傑會長笑的像是得到了一個寶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你們說那視頻,從他加入咱們極限運動協會開始,你就要把他當成極限運動來看。

540不抓板轉體是吧,就是小孩平時自己玩鼓搗出來的東西,看他的滑雪基礎,滑板大u池和大跳台都應該是他未來挑戰的項目。”

一開始大家聽著倒是挺開心,結果聽到後面就迷糊了。

“咱們現在只有公園滑板項目,就是在建的極限公園也都沒有滑板大跳台,職業隊也沒有。”

王建傑會長擺擺手:“這個不急,不急的,他現在的興趣在滑板速降上,所以這也是我今天要說的,咱們這次比賽有年輕人,還是不得了的年輕人,比賽會變得很精彩。”

期待中的興奮沒出現,眼前的一群人更懵了。

怎麽又變成滑板速降了?

不是技巧王者嗎?來玩速度可還行?

而且,這小孩兒玩的也太雜了。

不過也有人很快將線索理了出來:“也沒那麽復雜,沖浪、滑板和單板滑雪都是板類運動,這小孩兒平衡性和肢體協調性一定很強,再加上年輕,滑板速降的預判性也不會差,他家還是給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幾個項目看似跨了,但相輔相成,哪怕只練好一個,其他幾項都不會差。

這樣想來更可怕,小孩兒的未來給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家裏有懂運動的,這得少走多少彎路啊。”

其他人點頭如小雞啄米,紛紛表示贊同。

這就是“體二代”的可怕。

他們的優勢不在於家裏能在賽場上安排他們拿冠軍,這畢竟也不可能。最可怕的是從他們出生那一天起,家裏就在為他們有方向的引導,體能方面的鍛煉都是小事,一個好的運動項目的制定才至關重要,再加上啟蒙的早,基本絕大多數的體二代在未成年組都是王者級別的存在。

說不上嫉妒,畢竟正常家庭裏,哪個當父母的舍得讓孩子吃那些苦。

但看見這些優秀的孩子拿到一個冠軍的時候,該羨慕還是要羨慕的。

王建傑會長最後說了:“杭峰這次要來參加滑板速降比賽,今天晚上的飛機出發,晚上肯定會到,你們留個人別急著睡,給他辦理手續。

還有要千萬注意他的安全問題,16歲還是小孩兒呢。”

“好,知道了。”

“行,王會我留下等他。”

“您放心,這可是我們的“動力寶藏”,我們肯定安排的妥妥當當。”

“對,您就先休息去吧,這幾天您也辛苦了。”

王建傑會長有心想要見見杭峰,但也知道不是現在這個時候,他作為協會會長對一個選手過分關注,先不說其他人怎麽看,對小孩兒本身也不好。

誰知道這孩子會不會因此變得虛榮。

等著王建傑會長離開後,屋裏六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走。

“一會兒我也跟著下去看看。”

“我也是,看視頻我就很喜歡了,小孩兒一直沒露正臉。”

“哈哈,說起來,還是個網紅,我看很多自媒體的撰稿人都發表文章了。”

還有人出餿主意:“你說我們要是把他要參加滑板速降的消息傳出去,觀眾會不會多一點啊?”

“時間來不及吧?”

“我是覺得不合適,把人拿來當宣傳,總要告知一聲。”

也有人認真想過後說:“我倒覺得可以反向操作一下,不在賽前宣傳,而是在賽後宣傳,前提是他拿到一個好成績。”

“誒,我聽懂了,如果他滑出好成績,可以作為我們極限運動協會的宣傳窗口,在明星效應下,一定會有更多年輕人加入極限運動。”

“所以,前提是他滑板速降玩的還不錯。”

一時間大家熱議起來,去哪裏拿攝像機,誰來進行跟拍,事實還沒個決議,杭峰的電話打過來。

人到了!!

所以吧,杭峰和唐雋才推著行李走進賓館,賓館裏就烏泱泱湧出來六個人,視線非常一致的從唐雋的頭頂上略過,最後停在了明顯個子更高,精氣神更足,尤其行李箱上還綁著滑板,一看就是專業人士的杭峰。

被視線掃過頭皮的唐雋:你們禮貌嗎?

杭峰是一個非常有運動員氣質的人,看著也不是很壯,但就是有種挺拔的精神頭兒,站在人群裏鶴立雞群的,猶如從骨頭深處就被千錘百煉的精幹。

其中一人到了面前,直視杭峰:“杭峰?”

“對,我是。”杭峰微笑點頭。

“挺晚的啊,下了飛機趕這麽遠的路累了吧?N市也有人過來參賽,叫晉東,你知道吧?怎麽沒一起來?”

杭峰解釋了幾句自己還在讀書。

“哦哦哦,也對,你這年紀讀高中正忙的時候,行吧,過來跟我辦理手續……我和你說,玉屏山的環境可好了,賽道也是國際級的,你滑過就知道,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