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安遠馳爆發了(第2/5頁)

所以在杭陽很小的時候,就發誓要高過她妹,讓他妹跳起來也打不到他的膝蓋,所以杭陽的啟蒙運動是籃球。

傳聞打籃球長個兒嘛。

但是很悲傷的就是杭玥的發育期比他期待的晚,籃球打到十二歲,結果和杭玥的身高差距越來越大,那時候杭玥都1米65了,他卻只有1米40,兄妹兩個人打架的時候,他直接被按在地上錘。

這次家庭暴力事件直接就把杭陽的信念給摧毀了。

杭峰說:“我哥覺得長高鎮壓我姐已經不現實,萬念俱灰低沉了一段時間後,我爸就建議他去學了橄欖球。

橄欖球你們也知道,奔跑碰撞,比較野,對肌肉的鍛煉也比較橫,真要練出來力量很大。

所以他放棄身高,選擇力量,就是為了贏過我姐,也就去了。”

這一次,杭陽練橄欖球練了五年,甚至出國加入米國橄欖球青少年隊練了兩年,也就是這兩年讓他變成了脫韁的野馬,出門沒牽繩的哈士奇。

再回國後,他比杭玥高,也力量大到了杭玥無法對抗的程度,可以輕松以暴制暴,鎮壓妹妹。

但是再回來的杭陽變了一個人似的,體型上的變化還是小事,主要還是他開始自己拿主意。

那時候杭峰已經十歲記得事兒了,就記得他哥從米國回來後家裏的氣氛變得很緊張,後來通過他們的爭吵才知道,杭陽又要換項,要回去米國打職業斯籃搏。

那也是杭峰第一次聽說這種運動。

那時候的父母還比較保守,不像現在這樣好說話,對杭陽實行過“混合雙打”之後,杭陽住在同學家足有半年沒回過家。

再後來,華國就有了斯籃搏的職業隊。

後來杭峰大了才知道的更清楚。

杭陽是想回米國打斯籃搏,他父母是絕對不同意的,這裏面不僅僅是孩子出國發展那麽簡單,也涉及到他母親是國家公職人員,父親也是國家沖浪協會的會長,再加上他舅舅在體育總局工作……總之老杭家的孩子出國發展,甚至可能代表國外的隊伍上世界賽場這種事,和老杭家的整體政治方向不符。

最後,還是杭陽妥協了。

留下的理由是華國要組建自己的斯籃搏職業隊,需要有經驗的教練和運動員加入,所以杭陽就成了華國第一支斯籃搏職業隊的隊長。

而斯籃搏職業隊的建立,則是老杭家從上到下推動後的結果。

由此可見老杭家在體育圈裏的力量。

以上這些,杭峰就沒有細說了,他在這樣的家庭裏,早就學會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哪怕是再好的朋友。

更何況初中的經歷已經讓他受過一次教訓,所以也學會了一些說話做事的技巧。

不過杭陽和他胞妹的“相殺相愛”史還是可以拿來聊一聊,順便說清楚了他哥去打斯籃搏的原因,以及如今是華國斯籃搏第一職業隊隊長的身份。

就……還是挺厲害的。

斯籃搏在被引進華國的六年時間裏,全國已經有十一個職業隊,從事這項運動的教練和運動員能有三百多人,場地全國也有了三十多個,個別省市已經在開展斯籃搏的青少年培養。

斯籃搏正在華國蓬勃地發展著,杭陽作為第一職業隊隊長功不可沒,杭峰也為他哥驕傲。

就是他哥對他父母一直有些怨言,再加上隊裏的訓練很忙,所以除非過年,平日裏就算過節,都不會回家。

大兒子的疏遠給了老杭兩口子很大的打擊和教訓,也就是那時候杭峰的學習天賦曝光,本來只想一門“武將”的兩口子在商議之後,放棄行使父母權利,給了杭峰選擇未來的機會。

他們問杭峰:“你想讀書還是搞運動?”

十來歲的孩子誰不喜歡玩,誰願意天天枯燥疲倦的訓練體能。

所以杭峰當時想都沒想的就說:“讀書,我最喜歡讀書!”

就為了這句話,杭峰開始“花開兩支”,苦逼的給自己安排了更辛苦的路。

訓練不能停,學習不能斷。

什麽?不想讀書了只想舉鐵?那不行!是你自己做的選擇,跪下也得給我學!

然後再加上初三的那些事兒,杭峰就這麽含著淚,忍著苦,打破老杭家基因的局限,考上了省重點高中三中。

好在辛苦都沒有白費。

杭峰最後一個字落下的時候,看著面前坐著的三個人,很欣慰。

上了高中,又有新的朋友了,這一次一定要更加地珍惜,小心相處。

唐雋三人一臉聽傳奇故事的表情,聽完了還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就是很厲害啊。”鄭曄瑜感嘆,“雖然這運動第一次聽,但不明覺厲,第一職業隊隊長哦,回去我得找視頻來看看。”

“是挺厲害的。”杭峰誇自家人倒是不顯謙虛了,“這兩年我哥帶隊出去打洲際杯,成績最好的時候都進了十六強。我哥不但是隊長,還在國家集訓隊兼教練,他才22歲,反正我是挺佩服我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