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久違的訓練(第3/5頁)

除此以外,陌生的景色,多多少少會有些讓人分神。

控制方向也是一個讓人需要高度關注的部分。

做什麽運動都必須要有個過程,即便是杭峰也不敢說自己一上手就猶如本能。在很多細節的控制上,才開始恢復訓練的杭峰還要過一下腦子,刻意去控制身體做動作。

總之在訓練面前,身後的叫囂實在很難進他耳朵。

然而他不理會,有人卻看不順眼的。

整個“滑板速降大軍”出發後,保安老徐也松開了刹車,作為真正的壓軸,疾馳在隊伍的最後面。

景區裏的光觀車速度並不快,儀表盤上最快的速度也就80邁,這速度也不過是滑板速降運動的起步速度。

奈何來這裏玩的都是業余的,膽子大的技巧不夠,膽子小的自然不敢太快,最高也就是50邁的速度,老徐開車追起來還算綽綽有余。

所以,坐在車上的鄭曄瑜就親眼看見杭峰超到前面,然後被黃毛豎著中指罵了。

鄭曄瑜能忍!

他抓著前座的座椅靠背,半個身子都從車上探出來,爆吼一聲:“黃毛!”

等著對方轉頭看過來,他也同樣豎起中指,罵了一句。

黃毛腳下不穩,滑板一陣搖晃,差一點就一屁。股摔到地上。

繼而一腳跺在地上,停了下來,擼著袖子就要幹架。

奈何保安老許是站在杭峰這邊,看他停下不但沒有刹車,反而給了一腳油門,沖到了前面。

黃毛追了兩步沒追上,氣成了超級賽亞人。

也就這一晃神的功夫,杭峰又超了兩個。

速度已經達到了50邁,也沒有特意刹車,對他來說算是比較慢的速度,對於這一群動不動就刹車的業余選手而言,就相當地快,相當地莽了。

被他的超過的人裏有人不高興,當然也有人比較擔心地喊:“你慢點。”

杭峰顧不上回答,由始至終保持的姿勢,又往下壓了一點點。

上了50邁雖然不快,但已經有危險性了,在這陌生的賽道上,杭峰不得不全力以赴,張開的手掌戴著手套,露出像肉墊一樣的護掌,做好隨時按在地上的準備。

與此同時,對進入彎道的判斷也必須越發的準確,速度越快,慣性越強,如果不能在合適的位置進入彎道,出彎的地方一定會很遠。

他必須要訓練找到最正確的進出彎道路線,並且形成本能,才能夠在爭分奪秒的比賽上,獲得好成績。

和其他人不一樣,杭峰一開始就是按照職業路線在訓練。

他不是玩。

所以在其他人眼裏,這小孩兒真是又不要命,還愛裝,站那麽矮不累嗎?以為自己是職業滑板速降運動員啊?

華國就特麽沒有滑板速降職業隊!

華國只有公園滑板國家隊。

原本連這個隊都沒有,只有大城市的年輕人在玩,有些興趣班和俱樂部,無論師資力量還是技術都和世界水平差距很遠。

直到滑板成了奧運項目,華國才開始組建隊伍。

林銳佳就是職業隊的二代隊員,不過他爸不是國家隊一代,而是個年輕時候的時髦青年,玩的俱樂部,也出國參加過比賽,還有不錯的成績。

如今在國家推動下,公園滑板雖然發展的還不錯,可作為同樣滑板運動的“滑板速降運動”,因為沒有奧運資格,也就沒有了專業組織。

“滑板速降運動”僅僅是極限運動。

吐槽杭峰以為自己是職業隊,換句話說,就是說他“裝”。

這條賽道有多長,杭峰並不清楚,但風景確實很不錯。

建在大海邊的礁石公園,蜿蜒的山路上遍布各種秀麗奇石。轉一個彎過去,眼前又是一片汪洋大海。

遠處海天一線,腳下白浪滔滔,潮濕的海風迎面撲來,透著一絲微涼。

杭峰又超過一個人,突然頭頂上響起尖叫。

來不及擡頭看也知道,那些走著人行步道下山的遊客應該正好在頭頂上方,看見了他們疾馳而下的一幕。

應該是極美的。

亙古不變的大海與潮流時尚的年輕人同時出現在眼前,像是時代的碰撞綻放出明顯的火光,是現代文化背景下獨有的景象。

“啊啊啊啊啊——”

“快看!!”

“滑板速降!!”

“超了超了!好帥啊!”

“還有女孩兒!!”

一路滑下去,蜿蜒的人行步道就在頭頂上,那些尖叫聲和議論聲就像響在耳邊。

杭峰明顯感覺到氣氛有些變化,整個速降隊伍的速度都升起來了。

是因為一直都是這樣,還是因為遊客的原因?

虛榮心這東西誰都有,所以當杭峰已經滑到隊伍中間的時候,就發現前面的人不那麽好超了。

還是有點料的,轉彎的時候明顯有些還不錯的技巧性,也幾乎沒怎麽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