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親手給自己送了一個對手(第4/5頁)

所以在杭峰暫時還沒有進行三周以上訓練的情況下,他能夠一次U型池裏完成幾個不弱於三周的高質量技巧,才是目前訓練的重點。

因此,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今天杭峰的狀態非常好。

陳虹開完訓練會,帶著樊立幾名U型池隊員來這個場地訓練的時候,所有人能看見杭峰滑的有多好。

看他滑U型池是一種絲滑般的享受,已經忽略難度本身,反而更能看出杭峰對自身的開發,以及對時機掌握到了極致的實力展現,所以才會看起來一點都勉強,給人以舉重若輕的從容。

繼而,在他完成整個U型池後,再去回憶之前他所有動作,即便是省隊的隊員們,也是一陣心驚肉跳。

最好的一次,杭峰在第一個折返就完成了一周360的轉體,第一個折返直接加一周,720兩周轉體,到了第三個折返,就直接變成了1080的三周轉體。

這個難度的遞進不是1+1=2,2+1=3……,看似簡單的加減乘除,卻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在前期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就需要很強的身體素質,是核心力,也是爆發力。

從杭峰參加校運會短跑,輕松碾壓全校所有師生,能夠“一帶三”歷史性地讓新生獲得接力賽的冠軍,就知道他的爆發天賦有多強。

天賦加自身實力,再加上今天的狀態,讓杭峰像一名成熟的成年組職業運動員一樣,以單薄的16歲身軀,完成了每次折返難度提高近一倍的技巧動作。

如果不是杭峰還沒有進行四周的陸地訓練,再後面的4、5跳,非常又可能會去沖擊1440四周的難度。

其實他也就是差一點了。

能夠看出他的躍躍欲試。

陳虹都替兒子捏了一把汗。

好在最後杭峰忍住了。

沒有練好的動作,狀態再好也不應該輕易嘗試,受傷是對運動員最大的危害,如杭峰這般玩極限運動的運動員,最先學會的就是克制,是保護自己。

於是,後面緊跟著的連跳,杭峰雖然只做1080,但卻在無限拓寬自己的“技能池”,做難度更高的抓板頭,最後一跳身體將身體擰轉成功抓到了雪板的外刃。

這些技巧在回憶裏變得猶如擂鼓,敲的人頭暈耳鳴。

就,好強。

怎麽可以這麽強。

這實力比隊裏最棒的兩個成年組師兄還厲害了吧?

不說難度問題,就是全程的視覺效果流暢度,裁判也一定會給杭峰更高的分。

而杭峰才16歲啊?

可這麽一個優秀的隊友,就在剛剛,被他們集體給攆走了。

攆走,不在隊裏了而已,不代表賽場上看不見他。

所以自己究竟做了什麽,為什麽要把本應該是並肩作戰,共享榮耀的隊友,變成敵人?

明明一開始想要的根本不是這樣的結果。

鄭曄瑜和趙彥的歡呼聲就像一根根針紮在看見這一幕的所有省隊隊員身上,樊立在隊友略微有些埋怨的目光裏一臉茫然,最後只剩下不想低頭的倔強,咬著牙根一言不發。

此消彼長,今天省隊隊員的表現可真就不怎麽樣了。

這是連外行都能看出來的差距。

杭峰在完成這最好一次後,就果斷停了下來,不再練了。他需要消化吸收,記住那種感覺。

再回來的時候,杭峰甚至沒有再上U型池,就站在台階下面喊鄭曄瑜兩人:“我上去找唐雋復盤,你們去玩一會兒吧,過一會我們就走了。”

“行!”兩人便拿著雪板幹脆地下來。

鄭曄瑜搓手:“今天真的過癮了,比起看視頻,現場才是真絕色。不站在這裏親自感受U型池的宏偉,根本想象不到做這些技巧有多難,成功完成後有多帶勁,搞得我都想來玩滑雪。”

趙彥點頭贊同,同時小聲說:“比起田徑我更喜歡滑雪,你說我等會兒要是滑的好,能不能吸引教練注意?”

“我靠!你原來有目的啊!”鄭曄瑜放聲,被趙彥一把捂住了嘴。

杭峰倒是認真聽過後,說:“高山滑雪的教練我不認識,不過自由式滑雪的教練我能介紹,你要不要認識?”

“算了算了。”臨到面前,趙彥又慫了。

“沒關系,想要認識隨時和我說,你也可以拿單板滑一下,能不能行教練一眼就能看出來,嘗試一下也是給自己機會。”

“下次,下次吧。”

接著兩人就跑雪場的新手區玩去了。

這次就再沒人說話。

事情鬧到這個程度,誰還敢開口,現在大家看見杭峰就不是滋味,尤其是他不再穿著省隊的隊服後,那種親手給自己送了一個敵人的憋屈感,能把人憋出一口血來。

杭峰則直接繞到了一樓,去找唐雋了。

上了樓,唐雋已經沒站在護欄邊上,坐在靠近另外一側的座位上,低頭捧著攝像機在看,聽見動靜擡頭看向他的時候,杭峰莫名覺得那雙鳳眼很漂亮,深處有種很難形容的瀲灩光澤在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