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那我同學!(第2/2頁)

為其他同組的選手帶來了多少壓力。

黑小子在下一組上場,在岸上看見杭峰的表現,激動地握拳,崇拜的眼眶閃亮,恨不得把杭峰的所有動作刻印在大腦裏,自己只要能模仿個一招半式就夠了。

而巧合的,是之前背後說道杭峰的三名小選手,其中有兩名正好和杭峰一個組。

他們在海浪裏焦躁等了很久,才等到杭峰上浪,親眼看著他完成了一套漂亮的高分動作。

自然是不服氣的,覺得自己上也可以。

現實教做人。

兩個小選手一個連沖浪板都沒上去,就落進海裏,另外一個雖然上了浪,但也只是試圖做一個技巧動作到一半,就落進了海裏。

水平差距太明顯了。

而且這種明顯的差距,在之後的比賽裏被不斷證實,他們和杭峰真的不是一個水平。

杭峰那之後就不是特別挑浪了,他用最好的狀態去完成最好的浪,心裏有數自己已經拿到了很高的分,剩下的時間,受限於體力,以及時間,他就不再挑揀。

等待時間很短,感覺合適就上,無論大大小小的浪,他都可以輕松站在板上,大部分時候可以完成一個“弧形旋”的技巧,偶爾可以做“8字旋”,還有些創新的“旋轉跳躍”、“收尾急轉”。

沖浪比賽的規則裏,選手之所以可以有25次沖浪的機會,正是因為沖浪真的很難,對浪的狀況和選手的實力要求很高,而且復雜。

就是國際比賽,那些拿下世界第一的選手,也不是次次都能夠成功上浪,改能夠做出動作。

廣闊無垠的大海,有太多的變數。

但杭峰面對這樣復雜的海況,他的上浪率能達到95%,在浪上完成技巧的成功率是55%,做出更復雜難度技巧的成功率在20%。

這個數據很可怕!

國家隊最強的隊員平時訓練也就這個水平,還不要說在比賽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意外和失誤,有些人可能還不如杭峰。

杭峰一共沖了20個浪,就向裁判表示自己的比賽結束。

沖浪比賽限制最長時間和沖浪的最高數量,卻並不限制選手提前結束比賽。

杭峰有自己的禮貌和底線,他第五個浪的時候就可以結束比賽,堅持到現在是對裁判和比賽的尊重,這也是他父母教會他的禮貌。

杭峰回到浴場的大樓前,面對大海的方向,一面墻壁上掛著LED的顯示屏,杭峰的分數已經出現在屏幕上。

最高分正是杭峰猜測到的第一個浪。

五個裁判分別給了他9.96、9.95、9.95、9.95、9.93分,去掉一個最高分9.96分,去掉一個最低分9.93分,剩余的三位裁判分數的平均數,杭峰在第一個浪就拿下了9.95分。

這是今天未成年男子組初賽的第一個分數,也注定是今天最高的分數。

顯示的第二個高分也不出杭峰預料,是第五個浪。

在他感覺到自己體力恢復後,第五個浪的質量又不錯,甚至比他第一個刻意等待的浪還要好。

因而他抓住機會,在這個浪上做了一個“旋轉跳躍”的動作,然後接了一個“弧形浪”。這個“弧形旋”完成的比第一個浪好,力量很強,幹凈利落,雖然看不見,但他能夠感覺到板尾旋出的海浪是他想要的形狀,超過扇形,接近圓形。

裁判給他第五個浪9.94分。

兩個最高相加,他在初賽拿到了19.89分的高分。

這個無限接近20滿分的分數相當恐怖。

拿未成年女子組對比,女孩子們的分數基本只有13分左右。至於和杭峰同組的兩名小選手,他們目前的總分也不過15分。

而這個分數在這個級別的賽場,已經屬於表現很不錯的分數。

杭峰高高淩駕於他們!

就像位於兩個階層,猶如天塹般的差距!!

就在杭峰申請結束比後不久,同組的兩個選手也托著疲憊的雙腿,來到了屏幕前。

看到屏幕上杭峰的高分,和自己的分數形成刺眼的對比,兩個人都失聲了很久。

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就在不久前,那位聽見他們議論卻笑噴了的前輩。

前輩說:“應該慶幸……”

慶幸什麽?

當時不明白,但現在卻無比慘痛深刻的明白了前輩的話。

應該慶幸杭峰不會和他們爭奪國家集訓隊的名額,不會和前輩爭奪進入國家隊的名額 ,不會和國家隊員爭奪出國比賽的名額。

這麽一個人,他強大的具有淩駕華國沖浪水平的實力,有著在國際上爭奪獎牌的實力!如果他願意走出來,他們都將淪為配角,這個時代都將屬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