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待浮花浪蕊俱盡(二)(第2/3頁)

“後來我學了意修的傳承,有了些神通,越發放不下這執念,終於有一天,我生出一種構想來:既然我沒有緣分見到真龍,那我能不能靠自己的意修本事,想辦法見一面呢?只要我能編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在這故事裏見了神龍,故事也能成真。”鄔夢筆說,“這想法固然很妙,可是光我自己信是不行的,何況我也未必能信,而那時也沒有半月摘,想一想容易,做起來卻難極了。”

“可我實在不死心,苦思冥想許久,想出個偏門主意來——只要有人願意信我的故事,集成千上萬人之力,總歸是能成真的吧?”鄔夢筆說到這裏,笑了一笑,有些懷念,“於是我花了許多功夫,在一處缺水荒僻、無甚人煙之處,構造了一座湖泊,然後費心遷來許多願意遷徙的凡人,讓他們在湖邊生活,又編了個仙人禦龍造湖的神話傳說,讓他們慢慢傳開。”

“如是許多年,湖邊也有了大大小小的城鎮村落,當年我編出的故事也成了故老相傳的傳說。”

陳獻越聽越覺得熟悉,好似在哪聽過,聽到這裏忍不住叫了起來,“你造出的那個湖,不會叫鄔仙湖吧?”

鄔夢筆微訝,隨即失笑,“看來你也知道我當初編的故事了。”

陳獻當初在臨鄔城待過幾天,隱隱約約也聽說過鄔仙湖的傳說,驚訝地望著鄔夢筆,“原來那個傳說是你編的?”

故老相傳的鄔仙人和龍王的故事已有上百年,口口相傳的凡人也生老病死傳了一代又一代,可誰能想到這個古老故事的開端竟就坐在他們面前,活似個最平凡的暮年老翁,悠悠然釣著魚呢?

百年只是須臾,浮生幾多過客,終是恍然如夢。

楚瑤光不由追問,“可是這和開智的凡魚又有什麽關系?”

他們分明是在說開靈直的凡魚,怎麽就說起鄔仙湖了?

鄔夢筆一愣,旋即笑了起來,“是,是,說著說著就忘了——真是年紀大了,不中用了。”

他神色灑脫平和,很讓人舒適,“那時我造就鄔仙湖,有一次心情甚好,隨手喂了湖裏的一條小鰱魚,沒想到機緣巧合,分明只是一枚普通的養氣丹,竟助那條小鰱魚一舉開了靈智,成了妖獸。”

雖說靈智不多,但已成妖獸,能吸納靈氣,便是踏上了仙途,再也不是尋常凡魚了。

對於神州修士來說,開了靈智的妖獸,便近乎能被歸為人了。

陳獻還惦記著鄔仙湖的傳說故事。

他追問鄔夢筆,“夢筆先生,你編的故事代代相傳,那麽多凡人相信這傳說,那——你是否得償所願了?你後來見到真龍了嗎?”

鄔夢筆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表情。

“這個嘛——”他刻意拉長了音調,看著陳獻好奇難耐的表情,最終悠悠地一笑,盡是戲謔,“你猜?”

陳獻一愣,旋即瞪大眼睛,滿是控訴。

鄔夢筆笑而不語。

他悠悠然望著平平的魚竿,神色怡然。

“怎麽能這麽耍人呢?”陳獻嘀嘀咕咕,“我要是把這事說出去,大家都知道夢筆先生是個愛逗弄人的促狹性子。”

鄔夢筆“哈”地笑了出來。

“身前身後名,隨他們怎麽傳吧。”他不甚在意地笑著說,“反正,再過半年我就死啦。”

陳獻和楚瑤光一齊怔住,“什麽?”

鄔夢筆側著頭看著他們笑。

“原來你們沈前輩沒和你們說麽?”他笑容和藹平靜,好似說得根本不是自己的事一般,“我壽元無多,再過半年,就該入土了。”

陳獻和楚瑤光怔怔地望著他,一時難以理解,為什麽有人說起自己半年後會死,竟能如此平靜安然?

鄔夢筆輕嘆一聲,“人總是要死的。”

“我已經活得夠久了,暮氣沉沉,勇氣也早就散了,只剩下一具殘軀裝滿了無用的權衡和算計。”他笑著說,“不像你們兩個小朋友,還大有可為啊。”

陳獻和楚瑤光看著他,半晌不說話。

不知怎麽的,他自己分明都不甚傷感,可他們望著鄔夢筆,卻無端生出一種自己都難以理解的悵然難過。

鄔夢筆微笑起來。

浮生若夢、生死一彈指,年輕人是不會明白的,也不需明白,他們只需懷著勇氣去闖蕩、帶著朝氣向上,長風破浪。

“神州的未來輪轉到你們手裏啦。”他說。

離開城主府時,這悵惘仍籠罩著陳獻和楚瑤光,久久不散。

英雄遲暮,縱然與他們關系平平,誰又能不嘆惋?

“生離死別,原來是這種感覺。”陳獻悶悶地說。

死亡對他們這般生在平和繁榮環境裏的年輕修士而言,終究十分遙遠,哪怕只是個不熟悉的長輩,聽說對方壽元無多,也會心生悵然。

“是啊。”楚瑤光也有些蔫蔫的,“一想到半年後再來堯皇城,也許就見不到夢筆先生了,總覺得難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