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第2/3頁)

當然,他要是在尋訪路上遇到了,也會收集起來一並交給楊慎整理成集。

楊慎本來就是很有主意的人,得了文哥兒的贊同自是摩拳擦掌地準備開幹。

一行人分頭把應天府周圍走了幾天,每天都能帶回許多新鮮見聞給大夥分享。

遇到特別值得一去的地方更是會直接記下來,回頭力邀朱厚照這位太子一起過去玩,並由庶吉士們負責寫詩文記錄朱厚照的遊玩過程和遊玩體驗。要是有格外欣賞的手藝人或者店鋪主人,他們都不吝於幫對方題字寫對聯。

因著朱厚照都是微服出行,所以許多人是聽到別人的討論後才後知後覺得知太子來過自己店裏。

懂得做生意的商戶都開始賣力吹噓起來,直說自己店裏的東西得了太子的誇獎!

轉眼到了休沐日,文哥兒約來的人都齊聚南京國子監,正好他們手頭積攢了一堆搜羅來的各類資料,來的人便自然成了現成的苦力——來都來了,一起幹活吧!

新社成員們:“…………”

敢情你把我們喊過來,就是想使喚我們幫忙整理這些材料!

文哥兒便給他們說起吳寬一直惦記著寫《蘇州志》的事。

一個有責任感的讀書人怎麽可能不關心自己的家鄉?我們現在多積攢些資料,以後吳寬他們這些前輩著手寫方志的時候便能貢獻自己的力量。

難道你們就不想參與嗎!

什麽?你不是蘇州人?那還有《金陵志》《揚州志》《杭州志》等等,哪怕是一個縣也會擁有自己的縣志!

萬一千百年後有好事者拿你來瞎編故事,你的子孫後代或者你同鄉的子孫後代也可以扒拉出縣志來表示你不是那樣的人,你有過被記入縣志的了不起的一生!

聽文哥兒都開始拿千百年後的評議來鼓吹新社成員積極參與本次江南采風行動,張靈忍不住說道:“估計好事者最愛拿你來編故事,你以後可得好好修你們的《余姚縣志》。”

眾人聽了都哈哈直笑。

就是這個理,要說有好事者編故事,怎麽都得先編文哥兒才是。畢竟古往今來也沒出多少個三元及第,九歲便三元及第的神童狀元更是絕無僅有,想來後世人肯定不會放過文哥兒的。

文哥兒一臉控訴地看向張靈,沒想到突然拆自己台的居然是張靈這家夥。

聽張靈這麽一說,他赫然發現自己確實很容易被好事者找上!

文哥兒覺得自己要督促楊慎抓緊把《古今風謠》整理出來,早點出書揚名天下,不能只有他一個人當靶子!

楊小慎啊楊小慎,你不能再偷懶下去了!

接收到文哥兒關懷目光的楊慎:“…………”

你這麽看我有什麽用?難道你以為我出名了,他們拿我編故事的時候就不帶上你了嗎?別太看不起自己了,面對現實吧王十六!!!

到底都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誰都不相信自己一輩子都將碌碌無為,所以幫著歸類整理了一天資料後也捋起袖子加入到采風隊伍之中,約定好每逢休沐日便過來分享自己本旬的收獲。

這種熱烈的氛圍也感染了南京國子監的生員,他們雖然不能到處跑,但可以借閱國子監的藏書了解典籍掌故。

反正幹就是了!

眾人花了大半個月把整個應天府都跑了一遍。興許是因為他們不會隨便插手地方上的事,所以地方官都很樂於接待他們。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他們走到哪都是一片熱鬧又太平的祥和景象。

這大抵是跟著太子出行的結果。

大家都知曉太子在南京,而且還裝成尋常少年郎愛到處跑,怎麽都得把治下的腌臜事給藏起來。

四月底,錢福從松州那邊來尋文哥兒玩耍,邀他一起渡江去見識一下傳說中的春風十裏揚州路。張靈對這個提議非常感興趣,也極力勸文哥兒過江玩去。

揚州可是盛產美酒的好地方啊!

文哥兒當年在蘇州住過小半年,早就把蘇州一帶走了個遍,揚州那邊倒是去得少,聞言也有些意動。

只是都過江去了,得多玩幾天才是!

文哥兒便與朱厚照商量起這件事來。

朱厚照最近玩得很歡,不僅跟著文哥兒他們到處吃喝玩樂、感受江南的風土人情,還時不時去神機營和大教場那邊看人操練,顯見是沒忘記自己的大將軍夢想。聽說文哥兒想過江玩去,他立刻說道:“我也去!”

微服出行多了,朱厚照在文哥兒面前便不句句稱“孤”了,平時都愛你我相稱。

文哥兒本也不是多講規矩的人,自然不會在意這點小事。他說道:“那殿下得提前跟楊學士他們商量。”

朱厚照連連點頭,當場就召楊碧川過來說自己要去揚州玩幾天,這幾天的課程由文哥兒路上順便給他講得了。至於歸期麽,估摸著到端午那幾天他們就會回南京來,因為到時候他們還要到秦淮河畔看燈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