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第2/3頁)

楊慎可是曾經跟著他爹長途跋涉回蜀中的,上馬彎弓一點都不含糊,師兄弟兩個輪流讓朱厚照輸得老慘了,一點都沒因為他是太子而讓著他。

朱厚照那叫一個氣,差點沒把弓直接給扔了。

眼看朱厚照滿臉郁悶,文哥兒還一本正經地說道:“古語有雲,‘人無信不立’,咱明明能贏的,總不能弄虛作假吧?欺瞞殿下可是大罪,我們可不敢做那樣的事!”

楊慎也一本正經地點頭應和:“師兄說得對!”

朱厚照憤憤地道:“等孤長大了一準贏你們!”

文哥兒優哉遊哉地把弓馬都還了回去,笑眯眯地說道:“那等殿下長大了再說。”

春末夏初的下午天氣已經有點熱了,一行人溜達回宮抱著清涼飲子噸噸噸,玩了半天騎射的暑熱與疲憊終於一掃而空。

至此,朱厚照該走的官方行程算是走完了,大夥都開始提筆給京師那邊寫信,講述到南京後的所見所聞。

康海他們這些庶吉士每個月都要定時上交功課到內閣,當晚自然是回到住處琢磨著該怎麽寫詩文。

文哥兒雖不用交功課,要寫的信卻不比康海他們少,甚至還要向謝遷匯報自己的個人提升方案實施情況。

寫著寫著就讓文哥兒理解了李東陽寫信時為什麽愛給親朋好友一鍵群發。

一信多用簡直不要太方便!

可惜他這些老師還愛相互分享他的信,他要是敢學李東陽一鍵群發,回去後就該面對眾多師長的臭臉了:你小子是不是看不起我?難道我不配擁有單獨的來信?

唉,這可真是甜蜜的煩惱啊!

多少人想給李東陽他們寫信都沒機會。

文哥兒挑燈夜戰,給分布於大明各地的親朋好友都寫了信,在江浙一帶的好友們更是被他挨個寫信表示“我來南京了改天就去找你們玩(或者你們來找我玩也行)”。

他們新社吸納最多的就是江南士子,來南京搞一次聚會不過分吧?他在信裏和大夥約定下個休沐日同聚南京國子監,一來算是新社成員小聚,二來薅一薅南京國子監的好苗子。到時說不定太子這個新社編外成員也會到場!

光是這麽一呼朋喚友,文哥兒就直接忙活到挑燈夜戰。

朱厚照這個活力充沛的家夥夜裏也沒有睡意,出來溜達時瞧見文哥兒那邊亮著燈,麻溜跑去看他寫信,看著看著就驚呆了。

那些給新社成員群發的邀請信也就罷了,文哥兒給謝遷他們寫的信可都是不重樣的!他都不知道來南京這麽短短幾天,居然有那麽多內容可以寫。

文哥兒的信件從小就被親朋好友共享,本來就沒有半點隱私,自然不在意朱厚照跑來看他寫信。他招呼朱厚照也一起寫信,不僅可以給朱祐樘他們寫,還可以給宮外的朋友以及他兩個舅舅寫嘛。

看到神機營的將士們個個英姿勃發,你難道不想擁有兩個英勇無雙的舅舅?

朱厚照聞言欲言又止。

他已經長大了,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勉強的,望舅成才這種事他早就不幹了。不過他小先生說得也對,寫信鼓勵幾句又不費事,他這就給他們寫!還有他父皇也不能落下,聽說他父皇這兩年在朝政方面有些懈怠了,他來南京後聽說了許多太祖往事,聽說太祖皇帝一天能批閱兩百多份奏章,他父皇得向太祖皇帝學習呐!

這麽一琢磨,朱厚照也覺得自己有許多信要寫,師徒倆相對而坐,齊齊奮筆疾書,每封信寄托著對長輩們的殷殷期盼——您看看咱們先祖多麽努力,我們這些兒孫後代可不能丟了先祖的臉!

兩人忙活完也困了,把信收好各自歇下,準備明日再讓人把信送出去。

翌日一早他們也沒能出去玩,朱厚照得在文華殿接受楊碧川他們的授課。

對於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給太子講學的機會,楊碧川還是頗為珍惜的,他已經掌握了太子在京師的學習進度,講課時相當自然地往下銜接。

文哥兒一向不參與太子早上的講學。到了南京他身上就沒活了,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溜達出宮去感受應天府熱鬧的早市。

他跟何景明等人從大中橋開始逛吃逛吃逛吃,一路吃到了珍珠橋。過了珍珠橋沒走多遠,就是南京國子監了。

想到徐禎卿就在南京國子監備戰下輪會試,文哥兒便提議進去溜達一圈,看能不能碰上徐禎卿敘敘舊。

好朋友就該在沒約好見面的時候不期而遇!

事實證明文哥兒一行人的身份是很好用的。南京國子監雖不讓外人出入,聽聞他們是大多隨太子南巡的翰林官,二話不說就把他們往裏放。

讀書人哪個不向往入翰林?他們這種前途無量的庶吉士出身更是讓無數人羨慕的存在!

文哥兒手上還揣著個自己嘗過後覺得味道極好的鴨油燒餅,他跟何景明嘀咕道:“我這師弟今兒吃的是涼餅還是熱餅,就看他跟這燒餅的緣分夠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