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第2/2頁)

文哥兒非常痛心。

小時候那麽任勞任怨的楊小慎,長大後居然變成了這樣!

真是太讓人失望了!

小夥伴長大後根本忽悠不動了,真是愁人啊!

楊慎見文哥兒整天用痛心疾首的眼神兒看著自己,不免給文哥兒分析起來:“師兄你想想看,你認得的人都在朝中做事,平時根本脫不開身。若是有什麽急事需要人去辦,不就得找我們這些無官無職的師兄弟嗎?我這也是為了能隨時幫上你的忙,才不想那麽早下場應試啊!”

文哥兒才不信他的鬼話。

這小子分明就是想躲懶!

好在文哥兒也不是愛糾結的人,瞅著楊慎感慨了幾回就不提這事兒了。這條運河他已經走過幾回,算起來已經非常熟悉,沿途有什麽好景致便叫上朱厚照他們出艙賞玩。

船行至南京正碰上花開時節,沿岸有段路開滿了瑩白如雪的瓊花。文哥兒對朱厚照說道:“據傳當年隋煬帝很喜歡瓊花,特意開鑿大運河到揚州看花!不提這說法是真是假,這花一叢叢開滿兩岸還真挺好看的。”

朱厚照本來對賞花興致不大,但是聽說隋煬帝挖這麽大一條運河只為看花,頓時就覺得沿岸那些雪白的花朵兒變得格外不同起來。

相比於隋煬帝下揚州的排場,他們這一行人都算是輕裝簡行了,帶的人遠沒有皇帝出行那麽多。

不過朱厚照到底是太子,前前後後也算組了個龐大的船隊浩浩蕩蕩地南下,他們乘坐的船只被牢牢地護在中央,極大地降低了出現意外的可能性。

船隊抵達南京的時候,碼頭已經被清場了,南直隸官員全都在碼頭上嚴陣以待,翹首盼著朱厚照這位太子順利抵達。

有文哥兒每天組織的各種讀書會、交流會(甚至還有牌友會),一路上倒也不算無聊,連朱厚照這麽愛玩愛鬧的人都安安分分地坐了一路的船。

當然,朱厚照還是盼著能下船痛快地玩。

船一靠岸,朱厚照的心就飛到岸上去了。若不是看到了南直隸官員齊齊等著迎接他們一行人,他恐怕就要直接往南京街巷裏面鉆了。

碰上外頭的官員,朱厚照還是會努力裝裝樣子的。他收回邁得老大的腳步,擺出極有威儀的模樣領著文哥兒等人下船。

為首的南京守備乃是成國公朱輔,算是南直隸的武官之首;緊隨其後的是應天府府尹吳雄,算是應天府的文官之首。

他們身後還跟著許多文哥兒叫不出名的應天府官員。

看到這陣勢,文哥兒只能感慨太子出行果然不一樣。

還是自己出門更輕松!

來都來了,文哥兒也沒怯場,從從容容地上前向成國公等人見禮。

作者有話說:

全勤,卒!

月初例行的毫無原因的沒有精神……

*

注:

①康海這一科,有明朝文壇“前七子”裏面的三個,康海,何景明,王廷相

目前前七子已經正面出現了,李夢陽,王九思,康海,何景明,徐禎卿,其實還有個邊貢和文崽是同科,絕對不是我忘了寫(bushi

看到段何景明和李夢陽的介紹:【兩人為詩文,初相得甚歡,名成之後,互相詆諆。夢陽主摹仿,景明則主創造,各樹堅壘不相下,兩人交遊亦遂分左右袒……錢謙益撰《列朝詩》,力詆之。】

-

【名成之後,互相詆諆】

所以李夢陽和何景明也反目成仇了!

李夢陽啊李夢陽,你為什麽和所有人反目成仇!(bushi

-

據說錢謙益在“水太涼”後心痛地分析大明國運為何衰落,思來想去認為是前七子大力提倡洗稿式復古運動破壞了大明文運,所以他狂吹李東陽,痛罵前七子(?)

錢謙益:咱亡國的鍋總要有人背,就是你了,前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