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第2/3頁)

徐溥的病故對文哥兒還是有點影響的,重點體現在他每天下衙都要跑去看丘濬一眼,仿佛生怕丘濬也冷不丁就沒了。弄得丘濬都嫌他煩,勒令他不許天天過來,他至少還要在經濟學這門學問裏翺翔個十年八年,沒空聽他每天沒事找事閑嘮嗑!

見老丘罵起人來精神頭十足,文哥兒才勉強放下心來,專心當個腳踏實地的翰林修撰,每天修書修書修書。

文哥兒的小侄子是年底生的,天氣冷得沒人舍得把娃娃抱出房門,文哥兒這個當叔的都是好些天後才有機會去看上幾眼。剛出生的小娃娃都皺巴巴的,看不出長得像爹還是像娘,文哥兒在臘八節見到貓貓時忍不住和它嘀咕了半天,說這奶娃娃不知什麽時候才能變好看。

家中這麽些年沒添丁,他都忘記弟弟妹妹出生時是什麽模樣的啦!

過了年,文哥兒的主要工作還是修《大明會典》。受《新報》風行的影響,李東陽這位總裁決定給整套《大明會典》添上標點符號,算是第一次在官方典籍中明確標點符號的用法。

至於誰來統一整本《大明會典》的標點符號,當然是文哥兒這個當學生的多幹點活!

文哥兒:“…………”

行吧,有事弟子服其勞,應該的,應該的!

《大明會典》一直修到弘治十五年的冬天。

這幾年河西走廊那邊傳來的好消息越來越多,每年都有不少人過去采購種子,往年他們收獲的糧食都不夠自家吃的,如今一份種子賣出去能換十份糧,等同於他們產量翻了好幾番!雖不是所有籽粒都適合拿來留種,但也證明了文哥兒提倡的制種行當大有可為。

最紅火的新興生意當然還得是辣椒。

辣椒這東西的優點就是特別能結籽,只要今年能種出一棵來留種,來年興許就能種個百八十棵!它似乎還特別喜歡西北的日照,成熟時紅得分外鮮艷,集中采摘下來曬到空曠的戈壁灘上,要不了幾天就變成了極為方便往各地運輸的辣椒幹。

這可比容易發芽的土豆受歡迎多了,商屯種得最多的就是辣椒。當然,土豆他們也會種,因為他們雇傭來耕作的佃戶也是要吃飯的,土豆這東西最適合拿來過冬!

這幾年新種下去的玉米也在河西走廊適應得很好,產出的玉米顆粒飽滿,每次到了對外銷售的時節都有不少商賈等著收種子。玉米杆對牧民來說用處也不少,無異於多了種幫牲畜過冬的青貯飼料。反正好處多到數不清,種就對了!

現在大夥都說跟著王小狀元走,總不會有錯的!

他們現在越過越好的生活不就是跟著王小狀元闖出來的嗎?

這些話是李燿這個王派關學首席大弟子帶回來的,因為跟著張老道學的本領越來越多,李燿感覺自己忙不過來,便和文哥兒提出回去收點學徒。他是大弟子,有義務把他們王派關學發揚光大!

人手回西北挑,一來算是提攜自己人,二來這樣挑出來的人也更信得過。

文哥兒對李燿這個想法是很支持的,李燿便抽空回了趟甘州,親自挑了一批機靈的學徒帶回京師。等他再次抵達京師便眉飛色舞地說起甘州當地人是如何惦念著文哥兒的,表情裏滿是與有榮焉的驕傲,簡直比自己被人誇了還得意。

文哥兒能說什麽呢,只能親自見了李燿挑回來的那批學徒,勉勵他們好好跟著李燿學本領。

到了年底,文哥兒這個狀元郎熬了六年的資歷,終於看到了休大長假的曙光——他有資格回鄉省親啦!

本來他們家長輩都在京師,他是沒機會回鄉去的。不過王老爺子最近有點想念家鄉了,想回去跟長子一家住一起,順便親自去看看前些年他們家在越城置辦的產業。要不然他這個一家之長連他們王家新家的家門都沒見過,豈不是叫人貽笑大方?

王老爺子一門心思想回浙江種竹子去。

文哥兒兄弟倆便開始競爭起送祖父回老家的機會。

最終文哥兒因為順利趕在年前完成了《大明會典》的收尾工作,成功打敗了近來事務格外繁忙的王守仁!

可惜這份勝利是短暫的,王守仁這廝當爹後更不要臉了,抱著他兒子跑去找王老爺子嘆著氣說:“唉,我回不回去倒是沒什麽,只是億哥兒三歲了都沒回過浙江,總得叫列祖列宗知道您四代同堂了啊!”

王老爺子向來疼愛王守仁這個長孫,對王正億這個重孫子也是分外喜愛的,聞言頓時動搖起來。

沒猶豫多久就決定讓王守仁一家三口陪他回浙江去。

氣得文哥兒喲,當場想約王守仁打一架。

王守仁假惺惺地寬慰道:“你看我比你早中進士,算下來都熬九年資歷了,不得讓我先回鄉省親去?你再等幾年,以後總有機會的!”他說完還把兒子塞給文哥兒玩,當做是搶走他省親機會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