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第2/3頁)

朱厚照聞言立刻眉飛色舞地說起自己是如何說服朱祐樘的。

聽聞太醫院那邊說文哥兒的病不是時疫,不會傳染給別人,朱厚照中午便去找他父皇賣力地遊說,把自己的探病上升為尊師重道。老師生病了,學生怎麽能不去看看?

瞧瞧人家子貢,孔子死後別的弟子都只守孝三年,獨獨他一個守孝六年,在孔子墓邊種滿楷木!

一直到現在,曲阜孔林都還有子貢親手種下的楷木呢!

到漢朝時大家發現周公墓邊長模木,孔子墓邊長楷木,這兩種樹都是“義樹”,於是大夥誇人品行足以垂範世人的時候都誇“楷模”。

要沒有子貢為老師守孝六年悉心種樹,我們就沒有楷模這個詞啦!

所以尊師重道是很重要的!

文哥兒:“…………”

好家夥,你舉例子就舉例子,幹嘛要拿守孝來勸人尊師重道!

還有你,子貢!

別人守三年已經很努力了,你為什麽要在這件事上卷死別人!

聽著朱厚照的滿嘴歪理,文哥兒已經明白朱祐樘為什麽放他出宮了——

一準是聽他吧啦吧啦說個沒完腦殼開始隱隱作痛。

對於朱厚照選的“尊師重道”典故,文哥兒只有一個想法:例子找得很好,下次可千萬別再找了。

朱厚照哪裏知道文哥兒的想法,他還興致勃勃地表示讀史果然是有用的,這不就是馬上用上了?

接著他積極地跟文哥兒分享自己的讀史心得,說是那些個厲害招式名在東漢時期就很流行了,那會兒他們都喊什麽“天下楷模李元禮,天下英秀王叔茂”,你的前綴不帶個天下都不好意思出去跟人聊天!

他制作的卡牌也要做一個天下系列!

謝豆在旁邊聽得有些發愣。

怎麽太子說的這些東西連他很多都沒有聽說過?太子都已經把經史典故運用自如了?

文哥兒平時到底都在教太子什麽!

謝豆越發慶幸自己小時候聽了親爹的勸,沒有非要跟文哥兒一起讀書,要不然說不定會因為跟不上進度天天哭著回家。

文哥兒對朱厚照的制卡進度卻是非常滿意的,表示如果已經攢了足夠多的人物設定,可以邀周臣他們去畫卡面。他們這些家夥平時閑得很,何不讓他們都忙起來!

朝廷可是給他們發俸祿的!

俗話說得好,獨忙忙不如眾忙忙,人都已經騙來京師了,可不能讓他們什麽都不幹就回江南去。

朱厚照覺得很有道理,他們東宮人人都有事做,這些畫師也不能白領俸祿才是,都得多多地安排他們幹活才行。

師徒倆開始商量如何禍害京師這批翰林待詔以及鴻臚寺序班。

官位高的他們霍霍不了,難道還不能霍霍這些沒人在意的從九品小官嗎!

周臣、張靈這些畫師可以拉來畫卡面,趙九成這些棋士也不是毫無用處,比如這些卡牌之間的玩法設計就可以拉他們過來討論。

只要齊心協力一起幹活,肯定能在萬壽聖節前把這份好玩的賀禮給肝出來!

別客氣,關愛每一位官員的工作量,是他們應該做的!

旁觀全程的謝豆:“…………”

有點明白楊慎為什麽決定多玩幾年再回蜀中考鄉試了。

一來蜀中路遠、蜀道難行,他年紀還小不方便回去;二來只要考上了一準會被文哥兒逮去幹這幹那,忙得跟陀螺似的。

小孩子合該享受快樂的童年!

像文哥兒這樣做什麽都興致勃勃的終歸還是少數。

文哥兒連著後頭的休沐日又休息了兩天才終於回去上朝,一路上自是遇到不少關心的詢問,都是沒能登門探病的同僚。他表示自己已經好全了,逐一謝過眾人的關心。

不想文哥兒才剛撿回手頭的工作沒幾天,楊廷和母親就病逝了,他要帶著楊慎回蜀中守制。

文哥兒小時候常去楊廷和家,也見過楊廷和母親許多次,聽了這個消息便第一時間去吊唁。

楊廷和形容有些憔悴,顯見是這幾天時常守在病榻前。

見楊家上下都挺難過,文哥兒便沒有多留,勸慰了楊慎他們一會兒就回家去了。

楊廷和得扶靈歸鄉,文哥兒也不好像上次跟著吳寬回蘇州那樣嚷嚷著要跟他們一起回蜀中去,只能與李東陽他們一起送別楊廷和父子倆。

不過文哥兒私底下還是拉著楊慎說了會話,讓他守孝結束後可以下場考一下鄉試,萬一考中了下次就不用特意回鄉去考了。

楊慎聽後眨巴一下眼,嘴裏一本正經地應了下來,心裏想的卻是前些時候謝豆找他感慨的事:文哥兒這家夥給人找活幹從不看你是不是朋友,只要他覺得你可以幹好這件事就會把你安排上去!

傻子才提前下場考試!

只要我不早早考上進士,你就安排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