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第2/2頁)

丘濬頗為感慨地說道:“也不知廣東能不能出個狀元。”

他當初因為殿試時犯了點小忌諱,加之長相又不算出眾,最終與一甲失之交臂,只得了個二甲第一。大明立國百余年,廣東還沒出過一個狀元,可見科舉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點艱難。

於文教這一塊,廣東還是遠遜於江南、江西這些地區,偏他們還是一起分南卷名額,想出頭可真不容易。

文哥兒道:“考不上來也罷,既然考上來了,陛下和徐首輔他們應該會考量的。”

科舉一向是要樹立榜樣鼓勵後進的。

像當初他爹教職任滿後回去和另一個年輕些的官學生員一起考鄉試,考官覺得他們兩個水平相當,但他爹年紀大了點,又已經有出任教職的經驗,給他頭名不如給那位生員能鼓勵在校生好好學習,就把頭名給了對方。

王狀元痛失解元!

文哥兒分析了一下,假如他們幾個進了決賽圈(前十名),倫文敘很有可能被選為狀元。無他,這屆考生之中他長得最出挑,而且他不僅來自廣東,還出身貧寒!

這樣的人要是能拿下狀元,豈不是讓天下士子知道寒門也能出貴子!

其實若是單論才華的話,才名遠播的唐寅當然是個中翹楚,但殿試排名不會只考慮才學和名氣。

唐寅早前可是曾因為過去放浪形骸而差點沒拿到鄉試資格的,要是想選他當狀元朝中怕是得辯論好幾輪。

除非有人堅定力保,否則很難確保他奪魁。

偏他們這位陛下又不是什麽意志堅定的人。

就算真的很欣賞唐寅或者其他考生的文章,有人在邊上攔一攔他肯定又會改了主意。

丘濬聽了文哥兒的分析也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搖著頭說道:“過幾天就知道了。”說到底他也只見過倫文敘這個後生幾面,對他能否奪魁的關心遠不如當初對文哥兒應試時的萬分之一。

察覺丘濬沒多掛心,文哥兒也沒再多言,與丘濬多聊了一會便歸家去。

接下來幾天京師依然熱鬧,考官們忙著閱卷,考生們翹首以盼等著放榜,文哥兒則是忙忙碌碌地給第二期的新報選稿和排版。

還得留出文教版來給一甲三人做專訪,讓他們傳授一點科舉經驗以及講述一下為官理想。

都考了全國前三,怎麽能沒有上報紙的排面!

這種光榮傳統必須得安排上!

文哥兒還準備請周臣他們畫下一甲三人的畫像,到時候讓大夥都瞧瞧這屆狀元、榜眼、探花的風采!

活字印刷最好的一點就是可以隨時調整排版,在字版中間插入圖表也很方便,只要需要留出空位用放個單獨的小型木雕版就行了,完全可以隨意組合。

轉眼到了傳臚大典當日,文哥兒早早穿好朝服去上朝,順便等著今年殿試正式放榜。

唐寅他們這些準進士們穿著那套十分眼熟的進士服有序入場。

倫文敘這個會試第一名,是左邊領頭的。

唐寅這個會試第二名(五經魁之一),是右邊領頭的。

兩個人都長得儀表堂堂,一眼看去帥得各有千秋。

不過他倆這麽站在一起,倒是讓文哥兒發現了他們分開坐著時沒能發現的一件事……倫文敘腦殼居然比尋常人大,至少比旁邊的唐寅大!

幸而他身量也足夠高大,否則說不準會有點不勻稱。

現在看起來就是個英偉俊朗的大帥哥。

文哥兒暗搓搓觀察了一會才收回視線。

他是個很有道德的孩子,絕對不會隨隨便便給別人起綽號!

豆豆除外。

豆豆的名字是他親爹取的,跟他王小文有什麽關系呢!

作者有話說:

文崽:帥則帥矣,就是頭大

文崽:我們就叫你倫大頭吧!

倫文敘:?????

*

突然二更!

突然想起這個月還有六千档全勤,寫一章努力一下!!

*

注:

①倫文敘頭大:根據明人記述,“倫文敘長身玉立,頭顱大二尺許”

二尺許是多大,我也不曉得,不過特意拿出來說一句,應該是很大沒錯了!

倫文敘:你禮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