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第2/3頁)

至少得做到不缺衣少食!

朱厚照聽到文哥兒提起秦始皇漢武帝他們一聲令下,幾十萬戶人家立馬全部攆到北邊去落實移民實邊政策,很有些心神激蕩。等文哥兒說不能效仿,他才郁悶地道:“好難。”

怎麽感覺做什麽事都好難!

文哥兒笑道:“做事不難,想把事情做好才難。其實當年太宗皇帝遷都北京來了個‘天子守國門’,便是最好的邊防政策了。”

國都都給你擺在這兒了,軍事、政治、經濟還不得跟上?文武百官闔家老小都在這裏,你敢不盡心盡力把北邊的外敵壓制下去?

文哥兒敢搗鼓河西走廊的開發計劃,不就是因為北方邊境相對於唐宋時期說得上是非常安寧的嗎?如今草原上幾乎找不出稱得上大明心腹大患的勢力。

趁著世道還算安穩,卯足勁搞發展啊!

一聽到“天子守國門”這句話,朱厚照那顆小心臟頓時又沸騰起來了:“太宗皇帝,聰明!威武!”他挺起了自己小小的胸脯,驕傲地宣布自己以後也要成為太宗皇帝那樣聰明又威武的存在!

見他有這樣的偉大決心,文哥兒笑眯眯地問:“太宗皇帝遷都的時候很多百姓不願意北上,殿下要是碰上這樣的情況該怎麽辦?”

朱厚照冷不丁被這麽一考校,不由陷入沉思。他猶豫著回答:“不願意的統統砍頭?”

文哥兒樂道:“殿下可以去找找當時的記載,看看太宗皇帝是怎麽應對的。”

他繼續笑吟吟地給朱厚照提出新問題:等到百姓願意搬了,準備正式營建北京了,你派誰負責這項大工程?你需要多少方面的人才?你修紫禁城的銀錢和物資又從哪裏來?建好紫禁城後你又如何保證南北糧路通暢?

文哥兒隨手扯了張紙,給朱厚照細化出一長串問題,並表示只需要億點點政治素養和億點點數學基礎就可以輕松解決!

朱厚照:?????

他懷疑他小先生是因為自己假期被喊來東宮,故意出題為難他!

只是他可是要成為太宗皇帝那麽威武的存在,怎麽能連這點小問題都解決不了!

朱厚照哼唧兩聲,擲地有聲地誇下海口:“孤肯定能把這些問題統統解決掉!”

文哥兒笑而不語,在旁邊陪著一生要強的小豬崽子冥思苦想老半天,直至把桌上的茶點都消滅幹凈後才溜溜達達地出宮去。

文哥兒一走,朱厚照馬上跳下地,抱著那長長的一大串問題蹬蹬蹬地跑去找他父皇。

有問題,找大人!

當爹的幫兒子答疑解惑,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他才不會笨笨地一個人苦苦思索,他可是長了嘴巴的!

豬崽驕傲.jpg

朱祐樘正在和張皇後下棋,享受對他這個勤勉皇帝來說同樣難得的閑暇時光。

看到自家兒子一陣風似的跑了過來,朱祐樘微微訝異,擱下手裏的棋子問道:“照兒你怎麽跑這麽快?是碰上什麽事了嗎?”

朱厚照把手上的長卷咻地展開,對朱祐樘道:“父皇,我有這麽多問題要問你!”

朱祐樘:“…………”

你這是從哪弄來這麽多問題?

朱祐樘接過長卷一看,認出了上頭的字跡。

這不是小神童的字嗎?!

朱祐樘轉頭問:“你召你小先生入宮了?”

朱厚照用力直點頭,然後就給他父皇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形。

他們聊著聊著,小先生的問題就開始一個接一個往外蹦!

小先生一定是惱了!

不高興休假期間被召到東宮!

朱祐樘:“…………”

聽起來確實是小神童能幹出來的事,難得你小子還有點兒自知之明。

朱祐樘仔細看那長長一串問題,百姓不願意北遷,太宗皇帝是怎麽辦的來著?他回憶了一下,給朱厚照解答起來:“當時太宗皇帝下令減免隨遷百姓五年的賦役,自然便有百姓願意北遷。”

南方的地固然好種,可南方人口也多,而且許多土地被鄉紳豪強把持著,算下來缺地的百姓還是多不勝數。那時候給他們分足土地,還給予長達五年的賦役減免,肯定能吸引一批人遷往北方。

至於北方的糧食問題,當時朱棣下了大力氣疏浚運河,同時還造了大量海船,保證漕運和海運的通暢,南方的糧食運到天津用不了一個月!他們如今四通八達的大運河就是那時候全面疏通的,如今的漕軍也是那時候正式成立的。

朝廷養了十二萬漕軍,為的就是保持糧路通暢!

父子倆聊著聊著,都有點小激動。

能有辦法且有魄力解決這麽多問題,不愧是太宗皇帝!

於是兩人湊到一起圍繞著那一長串《關於營建北京的若幹問題》開始探討起來,琢磨現在那些個朝臣都可以安排去幹什麽活。

瞧著很有點模擬建城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