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文哥兒哪裏知道有個孽徒在京師等著罰他俸一路上走走停停,把出門時惦記著沒去的地方給逛了個夠,確定不需要再換乘別的官船後更是悉心買了不少有意思的土產給大夥當禮物,才溜溜達達地回到京師。

那錢花得可謂是兜裏滿滿出門兜裏空空回家!

等抵達京師一算他們出去的時間正好比半年多了兩三天。

問題不大不是大事。

文哥兒沒放在心上,回到家好好地把自己洗洗刷刷一番頂著張限量版蜜色皮膚開始招搖過市。

這天恰好是休沐日大家都在家,文哥兒先去見過長輩,送上禮物順便捧著家裏備著的飲子咕咚咕咚喝了兩杯解饞。

瞧見孫子曬得分外健康的膚色,家中二老一開始還不太習慣看久了以後覺得這模樣瞧著也說不出的俊。

文哥兒把自己帶回來的李燿引薦給家裏人,表示這是自己正兒八經的弟子,接下來會暫住他們家,將來有別的安排再另尋住處。

王華沒想到文哥兒跑西北一趟居然會把人家李指揮使的兒子薅走。

雖說文官武官不該往來過密不過這是正兒八經的師生關系王華便也沒說什麽由著文哥兒去了。

既然是文哥兒親口承認的正經弟子王家人待李燿便分外和氣。

李燿十分感動,頓覺不愧是先生的家裏人一個個都這麽好。

李燿的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文哥兒又帶著李燿去找老丘送土產都是沿途看到什麽買什麽到了丘家他就一股腦兒把東西全放下了吧啦吧啦地給老丘講每樣土產都是在哪兒買的,看到的時候覺得適合給丘家送就買了。

老丘臉上的表情雖然是“這東西有什麽稀罕的”,心裏頭卻頗為受用。他叮囑文哥兒回來了就多歇著點,可別再一天到晚想著到處亂跑了。

文哥兒嘴上應得爽快,實際上還是盤算著下次該用什麽由頭再往外頭跑。

聽說朝廷已經開始增造海船了,明年造好海船就能搞沿岸海運試航,這事兒說不準可以湊湊熱鬧。

自從罷了海運,北方沿海衛所配備的海船越發少了,像山東的登州衛一開始有海船百艘,負責轉運錢糧到薊州以及遼東。

正統年間裁減了八十二艘,現在只剩下少得可憐的十八艘,一年到頭只撥出五艘海船下海跑跑遼東諸地。

其實不管搞海運還是搞漕運,最終都會作為任務攤派到百姓頭上,不管造海船還是造漕船,全都是壓在百姓頭上的徭役。

而對百姓而言,最苦的其實也不是這一次兩次的攤派,而是政令的反復變化。

到頭來改前的活是他們幹,改後的活也是他們幹。

他們獲得了雙份的辛苦以及幾乎沒有的收獲。

文哥兒在西北待了小半年,也見識過為數不少的徭役攤派,都是上頭有任務下來就直接把人喊去幹活,完完全全把地方上的百姓當成了可反復征調的免費勞動力。

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竟還是合理且合法的。要不怎麽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難怪那麽多人寧願把自家的土地投獻給鄉紳豪強來換取不服役的名額。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光靠政策上的變革還是行不通的。

文哥兒離開老丘家的時候,擡手敲了敲自己的腦殼,少了幾分來時的興致勃勃。

李燿見狀不由問:“先生怎麽了?”

文哥兒道:“沒什麽,就是想到一些事。”

他沒跟老丘說,自然也沒跟李燿說,因為這本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事。

想要把廣大百姓從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的攤派苦役中解脫出來,自古以來都沒人能做到。

細數史冊之中的記載,哪個帝王將相的千古功業不是建立在這種把百姓當免費勞力的模式之下?無論是築城池、建宮殿、修長城還是開運河,都是征調民夫與兵卒。

從漢初的《過秦論》到中唐的《捕蛇者說》,說的都是同一件事,可見雖然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看到了問題並說出來,得到的結果卻是賈誼仍舊放逐於長沙,柳宗元仍舊放逐於永州。

難怪李商隱要感慨一句“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不過這事兒也不能怪人皇帝不聽你勸,人讓你提點治國建議,又不是讓你刨掉封建帝制的根!當皇帝還不能敞開了安排底下的百姓,那這皇帝當著有什麽意思?

文哥兒轉頭對李燿說道:“以後可能有許多事要你做。我給你準備幾本課本,你自己先試著學學看,有什麽問題可以來問我。等你學通了,我便帶你去西山那邊找張老道長跟他上實操課,你別看他平時不修邊幅,他在實際操作方面的能耐可比我高多了。”

一聽文哥兒專門為自己準備課本,李燿覺得自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學習了。他說道:“有什麽事情要做的,先生只管安排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