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第3/3頁)

馬理說道:“仲木年方十八,正是要專心讀書的時候,向來不喜出遊。等他以後下場應試,自然有機會在京師相見。”

若非楊一清這位提學官開了口,他們也很難在這個備考的關鍵時刻告假出來放松遊玩。

文哥兒知道這年頭不管官學還是私學都學規森嚴,一般人是很難像他哥那樣心血來潮想出去遊學就直接逃課的。

他也沒多遺憾。

第二天文哥兒就跟大夥一起到真正意義上的“長安街”選購物廉價美的風領和暖耳。

西安府這邊北臨草原、南靠秦嶺,市面上最紅火的就是絨褐氈裘生意,皮、毛、絨一應俱全。

這邊的皮貨便宜又實在!

現在買了先趕在春寒料峭的天氣用幾天,到了冬天還能繼續用!

他們這些新科庶吉士兜裏也沒有多少余錢啊,誰還不是精打細算的打工人咋滴!

文哥兒甚至還推出王九思這個老秦人來砍價。

都是老鄉,還搞團購,老板你不便宜點說不過去啊!

砍價砍到最後,文哥兒甚至還祭出“不賣我們就走了”這一大殺招。

最終大夥都擁有了便宜到難以置信的新暖耳和新風領。

文哥兒美滋滋地把新到手的暖耳一戴、風領一裹,感覺整個人都暖洋洋的,區區闖蕩大西北完全不是事!

臉皮極薄的王九思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再踏入這條街。

作者有話說:

文·精打細算·崽:美滋滋,美滋滋!

同行小夥伴紛紛在回憶錄中記錄:王慎辭這人呐,從小就不要臉……

*

更新啦!昨天莫名就很萎靡!早起總感覺要感冒!

思來想去,應該是最近又降溫了!用起了我的烤jio器!溫暖每一個碼字的冬天!(躺平

*

注:

①馬理介紹:參考《明史》

【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裏尚書王恕家居,講學著書。理從之遊,得其指授。楊一清督學政,見理與呂柟、康海文,大奇之,曰:“□□之文章,馬生、呂生之經學,皆天下士也。”】

-

其中康海、呂柟後來都考了狀元,不過仕途都不算特別順利(畢竟他們這個時期就算躲過了正德,還會迎來嘉靖)

馬理則被當時的人誇作張載傳人!(事實上他們搞的都是程朱理學)

仕途折戟沉沙以後,康海、王九思回家搞戲曲去了,呂柟搞起了講學,當時有人評價“時天下言學者,不歸王守仁,則歸湛若水,獨守程、朱不變者,惟柟與羅欽順雲”

大概是在說大家都跟這王大仁和湛若水他們搞異端學說,只有呂柟他們初心不改(?)

仔細一看,全是熟人!(bushi

-

②康海彈琵琶:

據說康海回老家後沉迷玩戲曲,閑著沒事就去找王九思彈唱

康海回老家這事,看起來還有點冤

當時李夢陽被下了詔獄,很多人都說他必死無疑,急得他給康海傳書說“對山救我”

康海思來想去,豁出臉去求了同鄉劉瑾

劉瑾本來就想拉攏這位同鄉狀元,自然樂於給他這點面子

李夢陽很快獲救出獄

沒兩年劉瑾倒台,大家都說康海是劉黨,把他給踢走了

據說康海回家寫了部戲叫《中山狼》,諷刺李夢陽不僅沒替他說話還落井下石

也有人說《中山狼》是康海他們的老師寫的,不過結論還是寫來諷刺李夢陽(?)

【《中山狼傳》,見馬中錫《東田集》。東田,河間故城人。正德間,空同、對山,皆其門生也。按《對山集》有《讀中山狼傳詩》雲:”平生愛物未籌量,那記當年救此狼!”則此傳為刺空同無疑。】

李夢陽,字空同!

-

王九思罵李東陽,康海罵李夢陽,相似的名字,相似的命運,這老李小李,嘖嘖嘖!

康海王九思兩人老家離得近,沉迷創作戲曲和交流戲曲,開創了有名的“康王腔”!

-

③傳說中的明朝文壇“前七子”,目前已經出場了:李夢陽,王九思,康海,徐禎卿

還有三個,我還不認識(bushi

前七子大多都仕途不順或者英年早逝……由此可見,正經人誰搞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