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第2/3頁)

弄得他們都莫名緊張起來,每天一睜眼就是滿腦子藥草特征,偶爾碰上沒見過的花花草草還忍不住湊上前去觀察它們的根莖葉花果實……

其實太醫們一開始也沒有這個勁頭,畢竟翰林院都快把他們踢開自己幹了,他們哪會上趕著湊上去?

這不是文哥兒天天往太醫院跑,每個條目都正兒八經地征求他們的意見,還一個勁地說什麽“我記得您上次那個醫案裏用過這味藥,不如您來說說效果如何”“您上次就是用這個方子救人一命,太妙了哇”。

人王小神童一個外行都做到這種程度了,他們能拒絕嗎?

當然只能認真起來!

至於文哥兒這家夥,見太醫院這邊幹得熱火朝天,立刻拿他們作為範例,試圖去壓榨《本草》項目組內其他勞動力(翰林院參與修書的一幹成員)。

先壓榨幾個親近的朋友樹立典型,再用典型去壓榨——哦不,去影響其他人,多好的計劃對不對!

絕對沒有以晚輩身份催促前輩努力幹活的意思!

翰林院裏都是什麽人啊?誰都能看出文哥兒是什麽個想法。

只是他們看到文哥兒整理出來的那部分成稿後也不由精神一振:啥?這是咱們修的《本草》?翻翻內容好像有點熟悉沒錯,可是這版面、這內容、這插圖,嘶,印出來得多好看……

哪怕自己不是學醫的,都想收藏一本!

而且大家這一整個夏天不是吃文哥兒送的瓜果就是喝文哥兒送的飲子,太醫院那邊都幹得熱火朝天了,他們自然也沒好意思繼續磨洋工。

修書他們才是專業的,絕不能丟了翰林院的臉!

丘濬也算是這次修《本草》的總負責人,文哥兒見進度很是喜人,便拿著修好的那部分成稿去給他看。

丘濬接過稿子翻了翻,眉頭慢慢舒展開來。

這《本草》修了將近三年了,一直沒什麽大動靜,翰林院那邊每次交上來的都是照著前頭往下修的概要。

既然都是比照著前面的格式來修的,丘濬也就沒多去翰林院那邊走動,只讓更年富力強的謝遷去跟進。

眼下看到這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稿,丘濬心裏喜歡得很,嘴上卻免不了要說上文哥兒兩句:“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都是你給整出來的吧?”

文哥兒道:“既然是朝廷要印書,那肯定得一次印到最好!朝廷可是匯聚了天下人力物力來辦這件事的,要是辦砸了豈不是很沒面子?”

他還跟丘濬介紹自己到時候準備來個套印,把最關鍵的藥性介紹和關鍵特征插圖都刷成鮮艷的紅色,這樣大家看的時候就更能關注重點了。拿出去也賊好看!

既然是全手工時代,套印也就是肯不肯下功夫去做的事。

只印兩種顏色還是很省事的,元代就有流傳下來的朱墨二色《金剛經注》,經文印成紅色,注釋印成黑色,甚至還配有朱紅色的插圖!

短命的元朝都做得,我們大明難道做不得?

泱泱大明,就要炫技!

就要讓本來不想買書的人也買書收藏!

樂意掏錢買書的人多了,朝廷不就能回本了嗎?興許還有余錢多印幾本向各州縣記錄在案的醫者派發,完美達成最初修書的目的!

按照他在江南玩耍時的見聞,只印朱墨二色已經很落後了。

江南那邊甚至有人在研究饾版,也就是按照畫稿雕出一小塊一小塊的木板,再給每塊木板分別塗上不同的顏色依次套印。

不管花鳥蟲魚還是美人山水,都能印得與原作無異!

別說兩色了,五顏六色都能給你印出來!

當然,這種技法需要專業人士把控,一般只用於印刷名家畫集。

雙色套印就相對簡單且成熟了,只要肯費些功夫去跟進,印出來的效果絕對不會差。

反正,就要花裏胡哨,就要虛頭巴腦!

論內容,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太醫再加上來自五湖四海的翰林官合力修出來的《本草》難道還不夠好嗎?絕對不能讓它輸在裝幀上!

我們千辛萬苦修出來的《本草》,難道是為了讓它在聖上面前露個臉就銷聲匿跡嗎?

一定要想辦法讓它大賣,賣遍京師,賣遍江南,賣遍大江南北!

只要這次印書回本了,下次想再印別的一點都不難!

丘濬:“…………”

不好,狠狠地心動了。

見丘濬這邊輕輕松松點了頭,文哥兒又回去翰林院、太醫院那邊轉達了丘濬的意思:朝廷可是全力支持我們修《本草》,最好的工匠,最好的雕版技術,到時候都會給我們安排上!

大明最牛逼的一本醫書,馬上就要被我們修出來了,沖鴨!

爭取今年八月收尾,九月下印,盡可能趕在年底上架發售!

眾人:“…………”

雖然挺懷疑這小子話裏的真實性,卻還是忍不住加快了幹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