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第2/3頁)

“那你去問問太子咋想的。”

眼看把老父親氣得都快要當場發飆了,文哥兒才把事情始末給他講了講。

這事兒真不能怪他,誰能真跟個六歲小孩講道理?他也不想上班還要兼職帶娃的好嗎?

只不過他們詹事府的職責本來就是輔佐太子,他一個幹活的能說啥,只能無可奈何地盡一盡分內義務。

真不是他沒事找事忽悠太子夜宿詹事府,那對他也沒啥好處啊!

王華還是不太放心,憂心忡忡地追問:“你夜裏沒把太子殿下踢下床嗎?”

文哥兒道:“我睡的坐塌,哪裏踢得到太子殿下?何況我夜裏從不踢人!”

“去年在余姚時我跟大夥夜宿龍泉山寺,睡的就是大通鋪,大家都誇我睡相特別好,有老多人可以作證的!”

“當時大家都說‘虎父無犬子’,親爹大膽,我膽子也不小!”

“……咦爹你折竹枝做什麽?”

文哥兒說著說著察覺他爹開始對旁邊的竹叢痛下毒手,一邊驚疑不定地發問,一邊飛快往人多的方向逃竄。

等到迎面撞見他們的頂頭上司張昇後更是誠摯地發問——

“您有沒有什麽事要交待下官去做?下官一定盡心盡力辦妥!”

張昇一樂,搖著頭說道:“你剛值守了一天,哪裏還能讓你多做事,你還是修《本草》去吧。”

文哥兒腳底抹油,麻溜跑了。

唉,老爹太愛生氣了怎麽辦!

真拿他沒辦法!

張昇看了眼無奈扔掉手中竹枝的王華,笑著調侃:“別人家有這麽個兒子不知得多高興,實庵你就別身在福中不知福了。要不然隔天京師就該有新的傳言流傳開,說我們的小神童不僅從小缺衣少食,還天天挨打!”

王華:“…………”

王華想到現在外頭那些傳聞,臉色頓時更黑了。

別說,這種可能性還真不小。

另一邊,文哥兒回到《本草》項目組,勤勤懇懇地整理文稿。

其實不管是歷代官修《本草》還是後來的《本草綱目》,都有很多內容是有待商榷的。

既然是要去蕪存菁,那就必須要有取舍,而不是像修《永樂大典》那樣一味地追求搞個大工程,一味地求全求齊。

現在修出來的這些條目須得進行新一輪的商定,再跟太醫院那邊討論它們的去留。

本來這個活兒應該一邊修一邊幹,爭取先跟太醫院那邊擬好綱目再修具體內容,最大程度上減少工作量。

只是文哥兒中間回江南考試去了,翰林院這邊又沒人樂意像文哥兒那樣頻繁去太醫院那邊商討細則,這一整年來便先就著各版《本草》埋頭修了。

文哥兒回歸以後翻到這些修好的稿子,唯一的感覺就是:腦殼痛,腦殼痛。

大部分內容好像修了又好像沒修。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就像那個早些年流傳甚廣的故事一樣——

機器出了故障請著名工程師去修,他查看過後在機器上畫了一道白線,說“從這裏切開,拆掉16圈線圈”。

光是畫這麽一條線,他便獲得了一萬美金的報酬。

有人質疑他為什麽畫一條線就敢要一萬美元,他是這樣回答的:“用粉筆畫線只需要1美元,知道把線畫在哪裏要9999美元。”

這就是專業知識的價值。

修書這事兒翰林院是專業的,但修醫書他們不是專業的,他們很難斷定哪些內容該選入《本草》之中,哪些內容又該果斷摒棄。

連閱遍群書的老丘當初想到要修一本《本草格式》的時候,都因為自己三十年沒怎麽出京師而擱置了。

這不是端坐屋中看看書就能搞定的東西。

朝廷已經花費了這麽多人力物力來修這本書,要是修出來的成果不甚理想,那無疑是等於白幹了。

文哥兒雖然從小愛跑太醫院玩耍,卻也沒達成醫術專精的成就。

他腦殼痛了一會,只能認命地幹起了匯總和跑腿的活,再次當起了翰林院和太醫院的橋梁。

專業的事還是得專業人才來幹!

文哥兒走到太醫院門口,還遇到了許久不見的劉文泰。

劉文泰瞧見文哥兒抱著疊文稿過來,笑呵呵地說道:“《本草》還在修啊,我還以為已經修完了。”

劉文泰這位院判當初被排除在修《本草》的名單之外,心情很不愉快。

後來翰林院慢慢把那些只能算八品小官的禦醫們撇開了,劉文泰沒少對他們冷嘲熱諷。

現在見到文哥兒過來了,哪怕明知道文哥兒關系網極其龐大,劉文泰還是忍不住酸上一句。

沒別的原因,純粹是劉文泰老覺得自己現在坐冷板凳的次數越來越多和這小子脫不了關系。

要不怎麽丘閣老的路子他走不通了,李閣老他們的路子他也走不通了?每次一開始都是好好的,他上門送禮討好都很順利,結果後頭就沒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