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第2/3頁)

有時候還會看皇帝的喜好或者當前的需求,有些信奉道教的皇帝(比如嘉靖皇帝)可能會給你出點什麽“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之類的。

對於殿試文章的要求是最好不要在風格上求新求奇,也不要在內容上太憤世嫉俗。

你以為你是在炫技創新,實際上考官覺得你在擾亂風氣。

你以為你是在針砭時弊,實際上考官會直接把你給斃了!

這朝廷上下又出人又出力辦起來的掄才大典,是讓你跑來自以為高明地罵人的嗎?

一個兩個毛都沒長齊,半點實踐經驗都沒有,能有什麽了不起的真知灼見?

所以說,不要試圖劍走偏鋒吸引考官注意,不然你也就配拿個同進士出身!

真那麽有本事就等授官以後去幹出點實績來!

這節骨眼上展現自己的特立獨行,那不是純找事嗎?

這種主要要求是歌功頌德和指點江山的議論文,對文哥兒來說那是一點難度都沒有,他甚至熟練地先把大綱框架列了出來,頗有閑心地逐漸為它填充血肉。

名人名言和名人事跡多到不知道該選哪個好!

作文素材太多也是一種煩惱啊!

文哥兒在奉天殿外十分專注地奮筆疾書。

奉天殿內,朱厚照坐在禦座旁賣力地伸著小脖子往外看。

得虧文哥兒坐在最前頭,要不然他可能根本沒法在穿著十分一致的考生堆裏找到身量最小的文哥兒!

朱祐樘也在看文哥兒他們答題。

只不過他沒朱厚照那麽明目張膽,都是看三五個別的考生再看文哥兒一眼,並沒有一直盯著文哥兒看。

為人君者,凡事都得克制!

朱厚照可不懂什麽克制,他坐了一會就坐不住了,挪近跟朱祐樘咕噥:“父皇,我想下去看!”

朱祐樘道:“不可,你別擾著你小先生答題,要是他因為你的緣故沒考好怎麽辦?”

朱厚照氣鼓鼓地從椅子上跳下去,趴到欄杆上踮起腳往外頭張望,想把外頭的情景看得更真切些。

文哥兒擬完大綱框架,不經意地擡頭看了眼,冷不丁就瞧見了杵在那兒一個勁盯著他瞅的朱六歲。

文哥兒:?????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皇帝不是過來走完流程就走的嗎?

皇帝哪有這個閑工夫陪著考生考幾個時辰?

別說皇帝了,便是考官也不耐煩啊。

要是場中只剩幾個考生在那慢吞吞地寫,考官們真是恨不得走過去把他們的蠟燭給吹熄!

你瞅瞅你們平時不努力,考試跑來加場!

你喜歡挑燈夜戰,我們不想陪你們加班!

所以說,人考官都不想幹的活,你個朱六歲來湊什麽熱鬧?

按照慣例,朱祐樘確實是主持完前頭的儀式再稍坐一會就該離開。

見朱厚照眼巴巴地在那兒望著他許久不見的小先生,朱祐樘想了想,把朱厚照喊回禦座前商量道:“我們從右邊走下去,看看考生們答得怎麽樣,等繞到左邊最前排看完你小先生,你就該乖乖回去了。”

朱厚照本來有點不樂意,可這奉天殿待著確實沒什麽意思,當即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了他父皇的提議。

父子倆走出殿外,從右邊開始從前往後地巡視考場,等右邊的雙號考生都巡看了一遍,才從後面開始看左邊那批單號考生的答題情況。

朱厚照在人前很好面子,他回想著文哥兒平時帶他當小考官的情形,全程繃起小臉、背著小手,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跟在他父皇身後。

看到別人字寫得好的,他還煞有介事地輕輕頷首,一副“答得不錯,我很看好你”的認真模樣。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真的能看懂。

對於場中士子而言,皇帝攜太子親自下來巡考是一件很振奮人心的事,有人得了朱祐樘一個嘉許的眼神頓時激動得手都開始抖。

好在現在大夥都在寫草稿,不然答卷恐怕會被他抖得這麽一下給毀了!

朱祐樘察覺他們走過時並非所有人都能鎮定自若,也就雨露均沾地一路看了過去,沒有在哪位考生身邊停留太久。

全場也就三百多名考生,哪怕他們全程踱著步子慢慢走,看完全場也不過是一刻鐘的事。

朱厚照乖乖跟著他父皇走了一路,眼看文哥兒的考桌就在眼前,立刻跑上去湊到文哥邊上探頭探腦地瞅他正在起草的正文。

文哥兒:“…………”

文哥兒無奈地看了朱厚照一眼,很想伸手推開那顆湊到近前來的龍腦殼。

這還怎麽寫!

悔不該帶這小子玩考官遊戲!

說不準不帶他玩,他就不來殿試搗亂了。

得虧朱祐樘上前把好奇心旺盛的朱六歲給領走了,要不然文哥兒根本不能繼續專心答題。

文哥兒把草稿寫完,停下來就著湯啃起了皇宮大方供給給他們的饅頭。他吃飽喝足歇了一會,才正襟危坐地認真謄寫起要交上去的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