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第2/3頁)

朱厚照據實以告:“怪不得小先生要寫那個《與父書》,他一出生王學士年紀就很大了,再不督促就晚了!”

四十幾歲,對於他一個只有五歲(虛歲)的小孩子來說真的是超級大的年紀!

李東陽聽得直樂。

要不是還在禦前,他都要大笑出聲了。

朱祐樘也是忍俊不禁,又不好明著嘲笑王華這個翰林學士,只好輕咳一聲對朱厚照說道:“照兒,休要胡言。”

朱厚照哼哼唧唧幾聲,堅決不肯承認自己是在胡言。

他說的明明是大實話!

朱祐樘無奈,只得讓王華趕緊開個頭,給朱厚照講卷子去。

別說朱厚照是太子了,就算朱厚照不是太子,王華也沒法和個小孩子計較太多,只得遵從朱祐樘的意思給朱厚照剖析起文哥兒的答卷來。

朱厚照竟津津有味地聽完了。

瞧見後頭還有考官點評,朱厚照還讓王華把點評也講給他聽,叫他知道考官們是怎麽誇的,誇得好不好妙不妙。

等王華把每句點評都給他講明白了、知道那全都是誇人的好詞兒,朱厚照立刻翹起小尾巴得意起來,煞有介事地點著頭應和:“對的,對的,小先生答得就是這麽好!”

王華:“…………”

很懷疑這位太子殿下在不懂裝懂。

有朱厚照跑來攪局,這次講經筵愣是用了將近半個小時來搞文哥兒的鄉試答卷賞析。

王華這個當爹的也不知是該為自己兒子驕傲好,還是覺得這事兒荒誕離奇好。

……反正,就很荒謬!!!

為什麽要他這個親爹,當著皇帝和太子的面逐字逐句解釋考官誇他兒子的評語!!!

這些考官在答卷上大書特書瘋狂吹噓的時候,有想過這卷子會有這樣的待遇嗎?!

叫他們自己來禦前念、自己來禦前剖析,他們好意思嗎!?!

出宮的時候王華臉都是木的。

李東陽見狀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別在意那麽多有的沒有的,我要是有文哥兒這樣的兒子,我做夢都能笑醒。”

丘濬聽了想想自己依然沒考過鄉試的兒子,一時有些沉默。

要不,接下來別考了吧?

反正也沒指著他能考出什麽名堂來,還不如早些培養一下孫子。

不管怎麽樣,文哥兒的鄉試答卷可算是傳到京師了。

大明歷屆鄉試的考場基本是依著行政區分為兩京十三道,一輪鄉試算下來會出十五個解元,並不是每個解元都會讓舉國關注。

可文哥兒明顯不一樣,一來他是京師人看著長大的小神童,二來他也是歷年鄉試之中年紀最小的解元!

於是文哥兒人還沒回京,他的鄉試答卷已經被不知多少人傳抄傳閱。

遠在蘇州的文哥兒並不知道這事兒,他在蘇州城中浪了好些天,甚至跟著人去逮肥肥的太湖鵝來做糟鵝吃。

當初吳寬帶了糟地栗和糟板栗去李東陽家赴宴,文哥兒只各嘗了一顆就沒得吃了,現在有了閑暇自然得好好嘗嘗。結果一了解才知道,糟鹵還是肉最好吃,糟蝦和糟鵝都是其中翹楚!

文哥兒立刻拋下心心念念的糟栗,跟著人逮大鵝做糟鵝去了!

鵝鵝那麽努力才長到這麽大,他們必須得好好嘗嘗它的味道!

等到文哥兒如願以償地吃得肚皮飽飽,轉天又跟著文徵明他們去南京玩耍,興沖沖地跑去赫赫有名的應天府裏吃了一圈。

回東莊的路上還去拜會了老丘深恨不已的莊昶(就是老丘說“我當國,必殺之”的莊定山),文徵明前兩年曾經跟著他學文來著。

去年由於巡撫親自進山邀請,莊昶到南京當了兩年的閑差,如今又因病歸家繼續隱居。

他這些年在自家定山草堂前後種了幾千株竹子,又在林下或山間陸續搭了好幾座亭子,沒事就倚在亭中賞賞竹看看山,日子過得相當地無欲無求。

文哥兒聽文徵明介紹起這位莊先生的隱居生活,心中也是十分羨慕。

他感慨地道:“有幾千棵竹子這麽多,冬筍和春筍是不是都吃不完?自從我祖父租了個山頭,我們年年都可以腌老多酸筍。要是不喜歡酸筍,曬成筍幹也有許多吃法!”

文徵明:“…………”

不知為啥,總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果然,文哥兒見著人莊昶,就表示他祖父也有種竹子的愛好,江湖人稱竹軒公。

只這麽意思意思地拉近了關系,他就開始給人莊昶介紹竹子的一百種吃法,介紹一種還要停下來問問別人吃沒吃過。

莊昶:“…………”

莊昶看了眼文徵明,眼神裏的意思是“你帶這麽個小子過來做什麽”。

文哥兒一點都沒把自己當外人,禍害完莊昶的耳朵,又去禍害莊昶養的鴨子,他表示自己在蘇州已經積攢了豐富的趕鵝經驗,興沖沖要去水塘裏幫莊昶把鴨子趕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