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第3/3頁)

好在進題官黎明後才來散題,考生們進場後還可以在號舍外走動走動,吃點喝點再上個廁所什麽的。

進場早的甚至還能補個覺。

文哥兒進場時間不早不晚,考前準備時間很充裕,他把脖子上的青布袋取了下來,溜達去找茶水吏討水喝。

沒到考試期間,討要茶水不用蓋紅戳!

即使考題下來前沒那麽多忌諱,考生們在士兵的盯梢下也沒敢相互交流,有的蜷在號舍裏頭補眠,有的因為過分緊張而開始尿頻尿急,有的則是反復清點著自己手頭的文房四寶。

文哥兒捧著討要來的茶水溜達回自己的號舍,見還沒開始考試,又拖出自己的考籃數了數裏頭擺著幾個梨子。

開考以後不交卷不能上廁所,水絕對不能喝太多,渴了可以啃梨子解渴。

這玩意一路提進來怪沉的!

文哥兒吃好喝好,合眼眯了一會,天還沒亮就趕早起來去撒了泡晨尿,又就著梨子吃了幾塊糕餅,終於迎來了正式開考的點。

第一場,一共七道題,三道《四書》義,四道經義!

這可是最關鍵的一場!

每道題都要寫好幾百字的小作文!

不能怪那麽多考生要請燭寫到後半夜。

這些答卷早早蓋過騎縫印,一張都不能換,也不能有錯字漏字,所以考生們須得寫好草稿再謄抄到正卷上。

要知道就算是後世那些訓練有素的高考生,寫八百字作文也要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

這可是要寫七篇!

當年有些學問不到家的考生絞盡腦汁都不知道該答什麽,索性在開始答題以後又把官方題目再抄一遍湊字數,試圖蒙混過關!

弄得朱元璋當年直接下令說“凡作四書經義,破承之下,便入大講,不許重寫官題”。

由此可見,第一場這足足七篇小作文真是讓不少讀書人愁禿了頭!

文哥兒拿到考題後就開始刷刷刷地擬草稿,爭取晚上不用續場太久,考完直接交卷回去等第二場!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趕緊寫完,回去睡覺!

眾考生:?

*

今天更新!粗粗長長!

*

注:

①前文寫過科舉的內容,因為前面不是主角參加科舉,所以內容是比較含糊的,如果前後文有什麽相互矛盾的地方,一切以新寫的為準,我們要忘記過去向前看(振振有詞

畢竟我也不記得我前面寫過啥(bushi)

有很明顯的矛盾可以吱一聲,我偷偷回去改掉,估摸著也就幾句話的事!

-

②凡作四書經義,破承之下,便入大講,不許重寫官題:參考《大明會典》,洪武年間下的令

這個規定我讀起來感覺就是,這些考生在抄考題水字數!(開始瞎掰

-

③鄉試三場的設定:《明代科舉士子備考研究》

按照幾篇論文的說法,考生應該不是九天都待在貢院裏面,而是進場一天,正式考試一天,散場一天;第二場再進場一天,正式考試一天,散場一天,這樣就是前前後後花了九天六夜待考場裏。

不記得是在這篇還是在哪篇論文讀到過,有考生第一場穿得厚厚的入場,結果天氣熱得要死;第二場換上薄衣服,結果下雨了冷得要死,所以應該是科舉考三場,中間可以出來補給和休息。

-

《大明會典》裏面的科舉詳情也有提及一兩句,說是“搜檢懷挾官、凡遇每場舉人入院、一一搜檢。除印過試卷及筆墨硯外、不得將片紙隻字。搜檢得出、即記姓名扶出。仍行本貫、不許再試”

也就是說到了會試也是“每場入院”

-

這樣一來,考試頓時就輕松很多了(?)

文崽悠閑揣手手!!